老人家遏制住傷感,心底盤算來年六月她也該嫁來京城的事,到那時也能常見,這麼一想也就想通來,總算與父女二人妥協。
回若榴的日子定在十月十五,五日之後,這幾日景深不再日日帶她去外頭玩兒,而是忽然間愛上了給她買東西。
耳墜、發飾、流蘇袋……無一例外都是毛茸茸的式樣,她也才發現景深壓根不是喜歡貓,而是喜歡摸毛茸茸的東西。
於是乎,她只要穿戴上這些帶絨毛的,景深都會管不住他的手,不時揉揉她或者戳碰一下,她索性全擱起來,景深為此遺憾頗多,但另一邊還是四處搜羅著毛茸茸的東西送給她。
十三那早,行囊收拾得差不多的景深忽聽聞個始料不及的訊息,便是若極師父出了山。
若極先生自兩年前萌生了作幅《大賾江山圖》的念頭後就住進了他的山間居所,這兩年間從未下過山,便是去山居拜訪他也不定見著。
景深趕去他府邸時正好撞見出宮來的景和,兄弟二人皆興沖沖地往裡頭去,若極先生方才起來,見二人後也是高興,詢問一二後便遂了二人心願帶他們去畫室看畫兒,是幅絹畫,並不哪般寬,卻足足有一面牆長。
畫卷開首乃高山飛瀑流水,地脈長虹後又見漁村野市,細微之處可見茅庵邊農人弄柴、河畔漁人捕魚、野市換布匹瓜果場景,東流而下,又見村舍高山,飛鳥熊獸覓於林野……
不過乍看,就見永珍,倘若再看仔細些也不知還有多少驚喜在畫中,兄弟二人來回走動看上幾遍,交口稱譽,若極先生嫌他們喋聒,叫去茶寮才問年來境況。
景和始終在宮中,並無新鮮事跡,唯有冬狩與隨太子治水時出過京。
景深要說的便比他多許多,除去多了個心儀姑娘的事必須要說外,還提起了延祚先生,若極先生與景和都聽得頗有興致,待聽到景深說那位清貧先生還藏了幅他的畫時若極先生驚訝挑眉。
“但不知那位延祚先生尊姓大名?”
“姓崔名祜。”
若極先生斟茶的手猛地一抖,茶水偏注到盞外,他抬眼問景深:“他如今,可還安好?”
景深愣了愣:“他——若極師父認得他?”
若極先生點點頭:“你二人還未出生時,京城裡有位叫‘示古’的年輕畫師。”
示古為祜,正是崔祜,那時他方才及冠,在家鄉聽聞京中有位青年畫師便尋他比畫功來,那位年輕畫師正是當年的若極師父。
然而“示古”的畫功是他幼時四處雜學得來,不及若極先生專攻一家來得精,他輸給若極先生後亦不氣餒,仍舊埋頭鑽研,此後時常尋若極先生比畫韻、比運筆,輸多勝少,二人交情卻愈發深厚,若極先生還不吝點撥他。
那時他住在一個賞識他畫作的商人家中,除若極先生外還認得了小他數歲的夏先生,結交了不少友人,還在商人家的花園裡認識他的女兒。
商人的女兒對他一見鐘情,時常抱著她養的貓偷跑去他的住所看他作畫,往來間二人竟情愫暗生,“示古”決定畫一幅傳世名作來,這樣就能光明正大的迎娶她,然而在他說與商人女兒後得到的卻是否定答案。
他不解緣由,又問過她幾回皆是同樣答案,打擊之下連作畫都耽擱了,甚至久久沒去找若極先生比畫,還是若極先生忍不住親自下了“戰帖”請他去的。
便是那日,他再一次輸給了若極先生,再回去商人府上時一切都變了,始終對他和顏悅色的商人陰沉著臉,他身側守著兩個寵人,見著崔祜後都露出冷笑。
他以為是他與商人女兒的事情教他曉得了,忙跪下說願迎娶她為妻,還許諾說會畫出當今世上最好的畫作……誰知商人越聽面色越沉,最後冷笑聲問:“女兒?那小賤人是這麼同你說的?”
這話於他有如五雷轟頂,原來他的心上人並非是商人之女,而是商人搶來府上的小妾,因對他一見鐘情所以騙他說是商人女兒的話,也因這個才始終不肯答應他。
在他失魂落魄之時,商人就教人送來困獸的鐵網籠,裡頭鎖著的正是那名女子,商人身後的一個小妾抱來了她的寵貓兒,給貓兒餵了顆藥丸就把貓兒也丟進籠子。
眾人都退出屋,唯留了二人一貓在黑洞洞的屋內,那個從故事開始就騙了他的女子淚漣漣與他道不是,說若有來生做牛做馬報答他,他只搖頭尋東西開籠子,說帶她離開京城的話。
然而終究是帶不走她的,也不知那些人餵貓兒吃了什麼,兩炷香的時候過去它就發了狂,撲往主人身上撓她,她抱著膝埋著臉求他不要看,忍著痛無聲冒著淚與汗,屋裡只有男人的嘶吼聲、砸籠聲與發狂的貓叫聲……
他親眼見她去了,她沒了呼吸,他便也沒了氣力……再醒來時,他睡在若極先生家,他瘋瘋癲癲好幾日,吃了幾副藥才緩下來,可他再也記不得若極先生了。
聽知情人說了來龍去脈後,若極先生猜他是有埋怨他,若那日他沒有下那“戰帖”,他興許還來得及帶她離開。
這事之後,是若極先生請來夏先生送他離京的,夏先生將他託付給若榴一個憨厚農戶才離開,並未告訴若極先生他所居何處。
景深聽後唏噓,心底又為此難過不已,當晚回府時都還垂頭喪氣的,卻發現家中來了幾個意想不到的來客。
他舅舅、舅母與表弟從姑蘇來了京城,聽是姑蘇近來疫氣流行,他們特來京城避上一避,父子倆都有些手足無措,畢竟……畢竟他們去若榴的行囊都收拾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