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梧城的巫山軍,此時卻剛剛打完一場勝仗,正在修整。
常雪濟拎著兩瓶酒,去找青玉,“我剛剛得到軍令,趙均將軍會北上支援元氏王朝前線戰場,我們——卻要守在這裡,收復南方最後的地盤。”
打敗李氏王朝,將整個南方收歸麾下,這就是巫山軍得到的軍令。
鬱悶當然是鬱悶的,當初常雪濟將軍在北伐戰場,為韓氏王朝出生入死,自問對北伐戰場還是有經驗的,可是沒想到最後北上的卻是一直混跡南方戰場的趙均將軍。
按理來說,讓更熟悉情勢的趙均將軍,直接掃蕩南方,而讓更懂北方戰局的常雪濟,帶著巫山軍北上,才是更明智的決定吧。
在戰場上,經驗比能力更重要。
說來,李氏王朝剛換了新主,居然是曾經清遠軍的東明將軍,難道吳王都不追責的嗎?
而且,巫山軍與元氏王朝的恩怨,直到此時,才有了又一次了結的機會,吳王不會不知道巫山軍的心結。
正因為有一顆復仇的心,巫山軍比清遠軍更想回到北方戰場。
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吳王還是選擇了讓趙均將軍去支援他。
“而且,巫山軍與清遠軍的賭約,現在是作廢了嗎,明明有了月輪相助,巫山軍這次的賭注,可是穩操勝劵。”
只有勝了清遠軍,才能讓天下人都知道,巫山軍仍舊是天下第一軍,也能找回巫山軍曾經的輝煌。
青玉接過酒瓶,隨意喝了一口。
“常將軍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政治,哪裡來的那麼多的想當然。就憑這次召回清遠軍,是為了支援吳王,吳王就該選他最信任的人。趙均將軍,就是目前吳王最信任的人啊。”
將身家性命託付的戰爭,吳王會選擇剛剛投靠的巫山軍,才是奇怪的吧。
而且,想必吳王也發現了現在的形勢,對清遠軍不利,和趙均將軍不同,吳王怕是不希望這天下第一軍的名頭,落到巫山軍身上。
對趙均將軍而言,壯大自身才是第一要務,所謂的名聲,都是一場空。
可是吳王顯然與趙均將軍不同,他更看重名正言順這四個字。
剛開始吳王贊同這場賭注,是自信有趙均將軍在,清遠軍輸不了,現在卻因為月輪真正的選擇,讓吳王正視到巫山軍的可怕。
也發現了趙均將軍的打算,這才藉機調趙均將軍北上。
吳王這樣心思深沉的人,一個小小的打算,裡面就藏了無數君王心思,哪裡能看的那麼淺。
而且,趙均將軍既然能在南方戰場戰無不勝,為何換了北方戰場,就贏不了了。
青玉在第一次見到趙均將軍時,就知道他們為了助吳王完成大業而來的。
青玉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世家一直追求的東西。
也是青玉,不惜一切離開秣陵袁氏的原因。
“我其實很不懂你,別人都說,是秣陵袁氏放棄了袁氏東君,可是你我皆知,只是東君放棄了秣陵袁氏。”
可是,到底是什麼樣的秘密,能讓袁東君放棄背靠負嶽世家之首的秣陵袁氏呢?
“常將軍覺得,現在的世家形勢如何?”
常雪濟一點都不猶豫,直接道:“自然是烈火烹油,花團錦簇,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