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計劃,在任何一個朝代都可以實行,唯獨對元氏王朝沒有用。
中原子民與元氏王朝最大的區別,是文化,是信仰。
文化之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沒有第二種可能,大環境的影響力,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乃是常態,出淤泥而不染方是難得。
趙均是不希望周邕回去的,韓悅那邊已經開始行動,重新掌握四季館只是時間問題,周邕既然已經回不去巫山軍,那就回二十四橋吧。
畢竟,巫山軍真正的主人,已經回來了,周邕回去,不過徒添笑柄。
原宿誤會了柳如是,自然會遷怒周邕,而且周邕想要爭奪他的主權,哪怕是不知情,也是一種冒犯。
周邕不知道趙均的一片苦心,當初原宿將軍讓他投降元氏王朝,掌控負嶽世家,繼續執行蠶食計劃,就沒有想過短時間能推翻元氏王朝。
只有元氏王朝從內部完全腐敗,他們才有機會掌握兵權,只要有了兵權,他們就有了反敗為勝的機會。
可是周邕在元氏王朝待了二十四年,還是沒有看到元氏王朝被推翻的機會。
當初在澗水被俘,周邕是鬆了口氣的,他好像能心安理得的放下肩上的重擔,清遠軍有趙氏兄弟,北方又有韓氏王朝,似乎反元的機會早就已經出現了。
他的堅持失敗了,可是他願意平靜的接受這個結果。
只要能推翻元氏王朝,那個人不是他周邕又如何。
可是,秦把頭的咄咄逼人,卻讓他重新醒悟,無論是原宿將軍還是義姐,他們都不是坐以待斃的人,自己的力量雖然薄弱,卻不能一點都不貢獻。
他是曾經原宿將軍最看重的人啊,怎麼能丟了原宿將軍的臉。
趙均將軍也曾經是負嶽派的人嗎?所以,憑空出世,便幫助吳王佔據清遠,又一步步大敗郭將軍,佔據應州府,成為南方兩大勢力之一。
也是因為趙均將軍本就是負嶽派,所以掌握了巫山遺部的常雪濟,才會選擇投靠應州府,而不是北上尋韓氏王朝。
更是因為,趙均將軍本身就是巫山軍內部的人,才會比他更瞭解最後一戰的真相。
“將軍您,是不是知道當年我義姐為何沒有出現在東萊,明廣郎君真的去接她了嗎?”
所有人都相信明廣郎君,可是周邕是有所懷疑的,這份懷疑周邕保持了二十幾年,是不是在今日可以得到結果。
他是一定要知道真相的,他絕不相信義姐會捨棄原宿將軍,選擇曾經的未婚夫。
趙均忍不住咬牙切齒道:“吳明廣,他是個瘋子!”
喜歡奇幻大明請大家收藏:()奇幻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