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邕本來是歡歡喜喜來見柳姐姐的,沒想到柳如是的態度居然是不贊同。
“這次巫山軍要派人來保護姐姐,我可是下了大力氣,才搶到的,姐姐怎麼不高興?”
在巫山軍中,周邕過的很好,旁人在原宿將軍面前,不敢說半句反駁,周邕卻不同,因為柳如是的原因,原宿將軍對周邕也是另眼相看。
因為原宿將軍一心國事,不曾娶妻生子,周邕身份特殊,居然隱隱有了下一代繼承人的勢頭。
巫山軍能在短短五年發展壯大到可堪比一個朝廷,二十四橋的扶持功不可沒,這樣天大的功勞,不是隨意可犒賞的,此時的巫山軍原宿只能掌握一半,另一半的權勢人心,都在柳如是身上。
周邕是柳如是的義弟,原宿將軍對柳如是的態度又有些詭異,周邕的出現可謂是恰到好處,除非二人最終走到一處,有了親子,否則怕是沒有人能動搖周邕的地位。
這次原宿將周邕派出來,何嘗不是表明態度。
“東興城已經是巫山軍的地盤了,這次元氏王朝丟了這兵家重鎮,可謂元氣大傷,軍中大夥兒都商量著,要一鼓作氣,直接北伐,雖然之前沒有北伐成功的例子,但是大家都覺得,巫山軍可以開創先河,到時候才是真正的青史留名。”
看著意氣風發的周邕,柳如是才後知後覺的想起來,巫山軍的確是《大明崛起》故事外傳最精彩的一部分,可惜他們只是給後人留下了反抗的基因,卻沒有完成這前所未有的奇蹟。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命吧。
有她支援的巫山軍,不但底蘊深厚,還聚集了中原大半勢力,又擁有所有中原百姓的民心,可是就是這樣好的條件,最後巫山軍還是敗了。
柳如是剛開始只是為了償還原宿的恩情,之後一步步被綁上巫山軍的戰車卻是身不由己,直到今日回首一看,才發現她早就惹火燒身,無法全身而退了。
巫山軍在歷史上,註定以失敗收場,她這個二十四橋的創始人想必下場不會好到哪裡。
正是這樣,柳如是才要更強大的勢力,更多的財富,真走到那一步,才能付出代價,保下想保護的人。
無論如何,柳如是希望周邕好好活著。
只要能活下去,以周邕的年紀,還能等到中原氣運回歸,重新奪回屬於中原人的江山,享受一下太平歲月的安逸。
柳如是不遺憾看不見這樣的未來,她替周邕感到遺憾。
“這次元氏王朝是鐵了心要我的性命,既然如此,何不利益最大化,以我為餌,誘殺十二重樓高手。”
這本就是柳如是一開始的打算。
卻因為周邕的到來,變成了不可能,她知道周邕不會贊成的。
柳如是從來不覺得,她是那種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人,可是在這個時代待的久了,似乎也被周圍的悲慘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