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尋表舅,其實是有事相求。離了楚州軍後,我投奔了清遠趙小將軍,現在清遠欲收回應州府,派了大軍兵臨城下,眼見勝負將分,沒想到趙小將軍卻中了瘋將軍鄭巖身邊薩滿的狼圖騰,此時命懸一線,還請表舅一助。”
趙小將軍對清遠軍的重要程度,天下皆知,若有趙小將軍,清遠便是頂流,若無趙小將軍,清遠便是一塊肥肉。
起碼對現在的清遠,是如此形勢。
若非事情緊急,鄧贇也不會如此失禮,剛剛的兩句寒暄,已經是鄧贇最大的隱忍,可是趙小將軍危在旦夕,孰輕孰重,鄧贇分的清楚。
鄧贇的話,拉回了黃陵先生的神思。
黃陵先生擔憂自己的愛徒,對於鄧贇的這份心思,倒是有些感同身受。
可是,鄧贇的請求,黃陵先生也很為難。
“贇兒,表舅很樂意幫助你,可是你還記得世家的規矩嗎?表舅是隱士終南一派,若要出山,必須得到長老們的同意,否則便是枉顧世家規矩,會被重罰。”
自春秋戰國以來,隱士成風,三國隱士的勢力真正宣告其影響力,在兩晉時達到高潮,卻在唐宋後大受打擊,以致幾乎消隱,卻在得到霧珠之力後,重獲新生。
什麼是隱士?藏於民間,待時而動,一力定乾坤。
可以說,終南隱士一派,雖然沒有負嶽派遍佈天下,也沒有業火派震撼世間,卻在隱秘處自有一股影響力。
當年師兄突然離開,並沒有得到長老們的同意,這才釀成大禍,若不是月歌先生庇佑,早就被終南世家共擊之。
黃陵先生是被師兄一手帶大的,對他感情最深,可也正因為此,黃陵先生絕不會違背終南世家定下的規矩。
鄧贇世家出身,楚州鄧氏卻沒有資格加入終南一派,哪怕知道些微末規矩,卻不知終南派對出山要求如此之多。
“此時天下大亂,紅巾遍地,正是我輩大展鴻圖之時,隱士待時而動,清遠大勢將成,難道還不足以作為出山之機?”
清遠一派雖然起步較晚,可勢力發展極為迅速,南方各勢力只要有點見識之輩,都能看出其吞併中原南部之氣勢,黃陵先生作為隱士,更該洞明世事才對啊。
這時候若能救趙小將軍於水火,便能得到最大的回報,按理來說,黃陵先生不該猶豫啊。
若是真等到清遠軍剿滅李氏王朝,不過錦上添花,怕是隱士們也不屑於此道吧。
“贇兒,表舅老了,天命將盡,心氣已失,左右天下的心胸早就喪盡,你今日來此,並不是只有請我出山一個選擇,我有一徒,請引薦於趙將軍,也算是我這個做老師的,最後推他一把了。”
說完這話,黃陵先生眼見更蒼老了,他花白的頭髮似乎瞬間全白,連臉上的皺紋都變的更深了。
鄧贇見黃陵先生如此模樣,還是什麼不明白的。
黃陵先生剛剛並不是在觀賞畫卷,而是藉助畫卷窺視天下命運,黃陵先生透支了自己的生命,這才為自己的徒弟看出了一線生機。
鄧贇的到來,也許並不在黃陵先生的預料之中,但趙小將軍身上的這份機遇,卻是黃陵先生等待著的。
所以,黃陵先生星夜未眠,守候著這份生機,一如鄧贇對於趙小將軍之情,黃陵先生用自己的力量,保護他的學生。
鄧贇只覺滿嘴苦澀,哪怕他也成了黃陵先生局中之人,卻無法對這份拳拳之情置喙半分,“若這是表舅之言,侄兒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