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日,楚州被元氏王朝收復,楚州軍四散,沒想到作為少主的鄧贇居然投了清遠軍。”
這可不是什麼好訊息,因為清遠軍善待百姓之舉,這些年在周邊漸漸有了名聲,以至於不少勢力,一聽是清遠軍,便舉城投靠,讓清遠的勢力範圍著實增加了不少。
當初李氏王朝成立後,可沒有清遠軍這樣的勢頭,此消彼長,兩股勢力同在南方,清遠軍對李氏王朝的威脅,遠比北方的韓氏王朝更緊迫。
這也是東明缺覺得,李氏王朝真正的敵人,從始至終都只有清遠軍的原因。
若不是清遠軍沒有建立王朝,李氏王朝也不會有傻瓜認為,清遠軍不足為據。
可就是因為李氏王朝內部還有這樣愚蠢的聲音,才放任清遠軍做大。
楚州軍少主鄧贇,原是李氏王朝看中的人才,沒想到陰差陽錯,入了清遠軍。
“此戰,我李氏王朝必勝。”
東明缺這話不是對贏趙均有十足的信心,而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若是這次趙均贏了,東明缺有一股預感,趙均會成為威脅李氏王朝最可怕的對手,而李氏王朝的輝煌,也會終結於此人之手。
“可是將軍,我們乃是疲師,而對面卻是驍勇,若是真的交手,我們怕是沒有勝算。”
他們到底是自大了,以為千里奔襲一個束河縣,能有什麼問題呢?
連兵家大忌都犯了,最後可不陷入這樣進退維谷的境地。
若是他們之前得到探馬回報,選擇謹慎行事,早早離開束河縣,不與這疑軍交戰,怕是不會走到此時境地。
東明缺的屬下只覺嘴裡發苦,之前東明將軍執意交戰,便是賭這是那白將軍唱的空城計,是因為白將軍當初在原元帥麾下時,能得元帥看中,便是一場空城計唱的好。
誰能想到,這次不是白將軍故技重施,而是真的清遠大軍。
現在想來,那白將軍如此固步自封之人,怎會發現他們是衝著束河縣而來,就算是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也只會以為是路過的兵士。
他怎麼會出城唱空城計?
這是他們這些做屬下的疏忽。
兩軍交戰,知彼知己,方能百戰百勝,他們沒有分析清楚敵人,以至於落到現在這進退兩難的境地,說一句實屬活該,怕他們也無力反駁。
“白將軍的性子,的確是我們想多了,可本將軍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本將軍很相信這份預感,清遠軍一定有問題。”
趙均真的這麼厲害嗎?
料敵於千里之外的本事,是作為頂級武將都缺乏的能力,趙均就是那稀缺的萬分之一?
“本將軍不信,本將軍要賭一把——”
“咳咳咳,將軍,我們還是先行撤退吧,畢竟與清遠軍約定的戰場是丘山,還是在丘山決一死戰吧,而且月輪不是為這次出征做了占卜,說丘山大吉。”
也就是說,束河縣外大不吉了。
當初月輪建議東明將軍,將戰場置於丘山,只是不知將軍有什麼顧忌,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