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均一句話,將原本沉浸在勝利中的王縣令,直接敲醒。
是啊,李氏王朝難道願意眼睜睜看著南河易主?
“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阻止李氏王朝的援軍?“
趙均看的出來,王縣令是真慌了。
可這種事,是能慌的嗎。
之前,王縣令只恨援軍來的太快,此時,卻要憂慮區區五日,李氏王朝的援軍便可到南河,留給南河周旋的時間太短了。
這還要算上元氏王朝兵士來的兩日,撤退還需在南河抵擋一日,剩下二日內想要將元氏王朝吃下,怕是又要創造另一個奇蹟了。
想到此處,王縣令忍不住將希冀的目光投向趙均。
“五日時間太短,那就想辦法阻攔一二,若是我等給李氏王朝的將軍送一封信,嚴明死守南河之心,想必這位將軍也不介意我們多盡心兩分。”
只有南河的兵士多犧牲些,李氏王朝的兵士才能少死一些,這樣划算的買賣,是能提出那個血腥計劃的將軍能接受的。
算計主將的心性,也是戰場謀劃的一部分。只有合理利用所有的條件,才能真正積少成多,奠定勝利。
“屬下馬上去辦。”
王縣令走的乾脆,倒是最後的自稱有些意思,他這是徹底被收服了?
正好趙均也缺治理政事的人才,世家王氏可謂是雪中送炭了。
趙均這幾年一直忙於戰事,不代表治下不重要,而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以軍治政,但卻不是長久之計。
看李氏王朝治下的南河,便知這樣的統治不得人心,也長久不了。
趙均如何不知這些問題,只是苦於沒有人手,沒想到南河一行,也算歪打正著。
趙均不在乎現在能不能拿下南河,他只是用這件事試探王縣令的態度,沒想到結果比他預料的更好。
哪怕最後南河不能歸入清遠,有王縣令一人,也不算空忙一場。
至於限時任務,應該是完不成了,但與南河這些無辜百姓的性命相比,都算不得什麼了。
事情如同趙均預料的那樣,王縣令方方面面都執行的很好,無論是調遣船隻,疏散人口,還是傳書李氏王朝的將軍,令其短暫熄了行兵至南河的打算。
李氏王朝的援軍在後方踩螞蟻,元氏王朝的兵馬卻如約而至。
剛開始趙均的計謀很順利,元氏王朝廢了不少功夫,拿下南河,卻被退入澗水的南河兵馬偷了大營。
為不斷了後路,以致補給被切斷,元氏王朝的將軍不得不回兵救援,留在南河守城的兵士自然少了,趙均帶人很輕鬆就拿回了南河。
元氏王朝的人才知道自己上當了。
他們第二次攻下南河後,哪怕預料到會第二次被偷襲大營,卻也不得不防,不得不救,以至於讓趙均第二次拿回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