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吳兄高看本將軍了,本將軍其兄不過草莽出身,均又怎是例外?我等皆為大義解救蒼生,何問出處?
至於吳兄提議,是否與世家相合,本將軍還需問過兄長,這次預派彭將軍回清遠覆命請功,正好一併辦了。”
對於趙均的否認,吳曲源心中早有準備,但不曾得了肯定答覆,自也明白,此時他們也不算趙小將軍心腹。
只願留一二印象,以後若需聰明人的意見,能念想起他們兄弟二人。
“表功自該心腹去辦,但彭將軍卻不是合適人選,趙小將軍麾下想必人才濟濟,也不至於尋不出一個送糧人選。”
吳曲源還真是個人物,短短几日,居然發現了清遠缺糧之密,之前若不是趙均當機立斷,選擇急攻九橫山,怕是要栽在這位世家出身的吳堡主手中。
趙均目光落在吳曲源身後吳曲哲身上,這位謀者更精通的怕是探聽訊息方面,也難怪其兄能做出如此大局觀的判斷。
無論是哪個朝代,訊息都是極其貴重的財富,趙均能一舉拿下吳氏兄弟,卻是比拿下九橫山更大的收穫。
此時吳曲源如此鄭重提議,趙均也不得不考慮一二。
“老子也不曾得罪二位堡主,如何能在這裡挖老子的牆角,二位堡主今日不把話說清楚,老子定要讓趙將軍做主!”
彭大本就聽的雲裡霧裡,這將者用勇,謀者用智,他本就不擅長這方面,此時吳曲源說的太過玄乎,待他本就不公。
他有自知之明,不曾插言,卻也看出趙均兄弟對其很是滿意,這會兒話鋒一轉,居然要將這麼大的功勞,從他手中奪去,彭大如何忍得。
別以為彭大智力捉急,他聽出來了,吳氏兄弟猜到了清遠有糧草之困,此去不但有開疆之功,還有送糧之勞,他彭大知道是天大的好處,吳氏也想要。
“彭將軍錯矣,其錯有三。一者,我等既然投了趙軍,便都是軍中人物,如何還稱得堡主;二者,我等之父乃是世家出身,與彭將軍可無甚麼關係;三者,彭將軍乃吳氏世僕出身,論身份我主你奴,彭將軍可萬不可做忘本之輩!”
君不見剛剛趙均都是稱他們為兄,彭將軍這樣的出身,一點政治智慧都沒有,若不是運氣好,早早跟了趙小將軍,哪裡有他佔據上風的時候,這樣的人,未來果然有限。
此時吳曲哲這是故意在趙均面前,揭開彭將軍出身之不堪,若不是世道亂了,只憑彭將軍曾為僕奴之後,便無資格站在此處。
吳曲哲說的憤憤,卻不曾留意到兄長眼中阻攔之意。
“老——彭某不知吳堡主所說為何——”
“彭兄慎言!”
彭大看出趙均眼中不贊同之意,悻悻閉嘴。
吳曲哲本正等著彭大這話,沒想到彭大如此配合,正想將之後的包袱甩出,沒想到坐在上首的趙均會出言阻止。
看來這個先來後到之交情,還是太重,怪不得大家都更妄圖得那從龍之功。
這等功業,方方面面都可惠及,吳氏晚了半步,本身也不是最強力的勢力,說是識時務,又怎能說不是手下敗將。
和彭大相比,無論是時機還是功績,都少了些。
吳曲源雖然心下也是可惜,卻沒有吳曲哲表現的那麼明顯,彭大能跟隨趙小將軍左右,本身便是心腹,此時有此隱瞞,趙小將軍根本不可能不介意。
畢竟趙均哪怕不承認,也是世家出身,如何願意與僕從之流稱兄道弟。
彭大身份一明,哪怕之前的交情能利用一二,以後也算前途無亮。
這才是吳曲源想要的,他既成了趙小將軍收攬的屬下,如何不願爭一爭第一人的恩寵。
“好了,既然此事趙小將軍已然有了決斷,我等做下屬的,不該有質疑,既然彭將軍要歸清遠,我等也該幫著清點繳獲,以待強敵。
今日吳某來見將軍,一則為問明未來出路,二則便是為了提醒將軍早做打算,這澗水秦把頭便是近憂。”
說起正事,哪怕吳曲哲與彭大已成水火之勢,也不得不各退一步。
秦把頭佔據澗水,離九橫山不遠,之前本就磨刀霍霍,想要拿下九橫山,此時九橫山落入他等之手,也便是接過了這個強敵。
無論之前趙均是否將其納入敵對,也是一個不小的禍害,是不得不拿下的目標。
澗水即是天險,又正好處於清遠九橫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