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生眉宇沉重,但卻一言不發。
清原繼續說道:“劍門所在,易守難攻,一旦蜀國平穩下來,那麼便失了這一條直指蜀國命脈的捷徑。待到那時,四面征戰,又不知是多少年的光景才能真正克服蜀國,而其中變數,必然也是更多……”
文先生忽然介面,說道:“更重要的是,鄧隱也老了。”
清原說道:“正是如此。”
世間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鄧隱年歲已過花甲,加上青壯之年,征戰無數,歷經無窮艱辛,落下了無數病根,他也已是老將垂暮。
若再是耽擱,就算真能滅去蜀國,也輪不到他的時代了。
“這就是他如此急切的原因。”
文先生冷笑道:“沒有藉口,便創造藉口,這一步也是高明。”
清原說道:“你在權謀這方面摸爬滾打數十年,一言一語都是智計,而他雖然不是謀士,可在軍中也有數十年,熟讀兵法,或許不如你這般精於算計,但也不是尋常人物,這點本事還是有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先生嘆了聲,道:“事已至此,清原先生以為如何?”
“照你心中想法行事,只不過……”
清原停下來,沉吟說道:“我勸你行事,要先退一步講。”
文先生問道:“還請先生明示。”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而軍中人物頗多,亦是不乏能人,因此行事,不能斷言,只是,我不是常人,便也能察覺幾分端倪。”
清原說道:“鄧隱此人,才能其實不差,只是比起陳芝雲來,稍顯遜色,這才被他掩蓋了光芒,但真要說來,此人也是不可小覷。今日之事,重燃戰火,幾乎可以斷定便是他的手段,由此可見,此人心狠手辣,且頗為聰慧,就算不是他親自定計,但至少,在他軍中,便是有這樣的人物。”
文先生沉吟道:“清原先生所言極是。”
清原說道:“這樣的人物,你以為兩國停戰期間,他不會有所佈置麼?如今蜀國內憂外患,蔣費又剛死不久,內政亦是混亂,胡皓試圖爭權,姜柏鑑也插手其中,無論是朝堂還是三軍,都是頗為混亂……短短時日,蜀國停歇不了,反而更亂,可這段時日,鄧隱卻未必就閒著了。”
文先生低沉道:“先生的意思是?”
清原說道:“上次因姜柏鑑獻計,借了嚴宇之名,勝過了鄧隱,站穩了東條關,但姜柏鑑如今分身乏術,而嚴宇據說在軍中也有問題……鄧隱必是定計之後,備戰妥當,才開始主動引燃戰火。”
文先生聞言,心中沉了下去。
“我本想讓蜀國在這短時日內,平復動盪,養精蓄銳。”
文先生自嘲道:“但現在,蜀國動盪未復,但鄧隱養精蓄銳了?”
清原點頭說道:“這次你失算了。”
文先生低下頭,道:“失算了……唉,先生有何見教?”
清原說道:“你不急著獻計於太子,先定一定後面的計策。”
文先生問道:“不知先生之意,該是何以定計?”
“你眼下定計,必是以眼下的局面來定,但我能與你說,以當前局勢看,再等不久,鄧隱必會傳來捷報,拿下東條關,來到劍門關之前。”
清原說道:“你若要定計,就以這個局面來定。”
文先生良久未語。
“受教了。”
喜歡封仙請大家收藏:()封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