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之山。
洞天福地。
清原收掉古鏡,沉默了許久。
此時此刻,他心緒亦是頗亂。
他當年遊歷時,在黎村住過一段時日,在那裡遇見了葛老,遇見了葛瑜兒,遇見了古蒼,也遇見了那一頭在大山妖體內的地龍,從而使他得以真正跨過門檻,踏上仙道之路。
而黎村之中的百姓,俱都與他有些相熟,其中例如王石,例如劉玲兒,例如葛瑜兒等等。
當初他為了阻攔蛟龍興風作浪,阻攔黎村被毀,不惜力敵蛟龍,甚至到了最後,一日力敵七真人。
但那日的努力,終究還是在今日毀於一旦。
蛟龍未能以滔天法力,驅使風浪,淹沒黎村。
可是兩國交戰,上層人物心中的這點狼子野心,腹中鬼胎,還是化作了刀兵,最終還是淹沒了這座黎村。
這一座微不足道的村落,便在這世道之間,如灰塵一般,被抹了去。
但其後果,卻在有心人手中,變成一點星火,試圖點燃這人世的戰火。
“黎村已經滅去,如今戰火再起,又要燒死其中多少人,又要破去多少圓滿人家?”
清原略感無奈,搖了搖頭。
上層人物的決策,便決定了下層人物無數的生與死。
在尋常人眼裡,那手掌大權的王侯將相之流,實則與搬山倒海,斷人生死的神仙,也無多少異處。
人心之中的複雜變化,絕不亞於修行路上的阻礙。
……
翌日。
清晨。
一道訊息傳來,驚破了這個晨間的寂靜。
蜀國屢屢來犯,已得確切訊息,蜀國嚴宇軍中有能人獻計,能破梁國已然安穩下來的南安所在,第一步便是半道截殺大將軍鄧隱麾下的方將軍。
如今方將軍陣亡,麾下數百將士覆滅。
對此,大將軍鄧隱震怒,在危急之時,先斬後奏,便先一步破去對方佈置,占城一座,誅敵八百,大獲全勝。
對此,太子殿下,萬分讚賞,言稱其當機立斷,無愧於老將之名。
“終究還是燃起了戰火啊。”
文先生怒極而笑,說道:“之前誅殺黎村那二百‘敵軍’的方將軍,是鄧隱麾下心腹,被蜀國劫殺,反殺二百人,讓太子殿下記了他一功。但如今,他還就當真被蜀國嚴宇派人截殺了……”
說著,才見他伸手一拍,桌面上震了震,“我倒是想知道,蜀國那位能人究竟是誰,定下的又是什麼計,使計還需要先被梁國知道,然後截殺梁國大將,先行打草驚蛇?”
“嚴宇雖然談不上高明,但也不是蠢貨,這事多是出自於梁國軍中。”清原聲音傳來,緩緩說道:“倘如我所見不差,那麼這姓方的將軍,也只是個棄子,他殺良冒功一事,是個戰火的引子,但這個引子畢竟是無中生有出來的,鄧隱便須滅口,無論這姓方的多麼忠於鄧隱,該滅口的也不該手軟。”
文先生冷笑道:“這姓方的已經所謂陣亡,而太子殿下先前說要給他追封……嘿嘿,若不是文某人顧不上這些小事,興許還真要把這事捅出來,讓他死後的追封,來變成大罪。”
清原能夠感覺得到,這位文先生此次當真是動了真怒。
為了暫歇兩國交戰,文先生不知花費了多少心力,不知佈下了多少暗局,才有蜀國的喘息之機。
但鄧隱略施手段,屠殺了一座平民村落,就讓這蜀國的喘息之機,就徹底消了。
“若戰火未燃,那麼也就罷了,憑藉這殺良冒功一事,或可治一治鄧隱的罪,但是戰火燃起,便再難停歇。”
清原說道:“鄧隱此人,志在功名,他一生所求就是攻破蜀國,統合中土,青史留名,甚至壓過陳芝雲一頭。這些年來,他率軍一路猛攻,意欲直破劍門,將蜀國京城穿透,但前次因姜柏鑑在軍中暗助嚴宇,使他挫敗,而你在此時,又向太子進言,暫歇干戈,生生攔住了他的劍鋒銳氣,教他如何按捺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