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點開一看,光下載就下載了一分多鐘。
是幾百張掃描檔案的照片,而檔案上都是一封封曾經在張教授這治療成功的網癮患者家庭寫來的感謝信,寫給高總的。
“高總,感謝您全面的報道,我女兒16歲,重度網癮患者,本以為她這輩子肯定毀了,可在張教授的治療下,雖然電擊兇殘,可她骨子太烈啊!……現在在重點高中就讀,準備高考。我是xx省的高校辦公室主任,謝謝您。”
“高總,感謝您完整的暗訪,雖然對網癮中心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可後續的全面、真實的報道還原了真相,加上bv的正面報道,讓我們這些重度網癮患者家庭終於能發聲了,我們家是重度網癮的孩子啊!重度!多虧了您的報道,國家開始重視這一塊,謝謝您!”
……
幾百封親筆信,透過掃描的方式發到了高冷的郵箱。
一封封,都是血淚和感激。
作為父母,最難過的是子女毀了,而最感恩的,是子女浪子回頭。
電擊治療網癮到底是好是壞,如何報道?應該按照高冷的思路:好的,報道出來,不為了追求那些收視率、點選率、廣告費而隱藏,好的一面就得抗住壓力爆出來;而不好的一面,也要不加任何個人情緒地曝光。
媒體,就是反應事實的中間人。
郵件末,張教授寫到:知道您日理萬機,怕是沒時間來我們這邊再指導指導,這是我多年來救治成功的患者家屬聯系名單,有需要您可以找他們,尤其是在各地暗訪,或其他事情的時候。都可以找他們,他們都很感激您。
另一封附件一點開,約莫百人的聯系方式以及職位躍然眼前。
有地級市的老闆、有地級市的某稅務局局長、有省會城市高校的校長,也有很多醫院、律師事務所、各行各業的精英。張教授發過來的,都是在當地的能人。
也是,許多孩子能走到這一步,跟父母太忙,是工作狂顧不上他們息息相關。張教授從醫十幾年,積累這麼百來個地方能人,不足為奇。
好大一張人脈網!收入囊中。
“高冷哥哥,我洗好了。”沐小冷嬌滴滴地站在了身後,輕輕爬到了床上。
高冷扭過頭一看,見她穿著白色的綢緞短裙,很短,白色的綢緞緊緊地貼在她凹凸的身上,白皙的肌膚讓人看了心醉。坐在床上,這麼短的睡裙根本擋不住裙下風光。
沐小冷見高冷盯著,連忙扯過被子蓋住下身,很不好意思地嘟了嘟嘴。
“你不聽話啊。”高冷皺起眉頭:“不是說了要你別穿褲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