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朱勝非說道:“陛下,微臣下去和叛軍談判,看這群丘八究竟想怎麼樣。”
雖然,朱勝非和苗傅,劉正彥都暗地裡效忠太上皇,但是骨子裡,這個宰相還是瞧不起這些武將丘八的。
“好吧,江山社稷的安危就交給宰相了。”現在的趙構有點心灰意冷,開始反思自己,即便是這次叛亂平息了,自己父皇如何相處,自己真的鬥得過攝政王麼?
此時已經接近黃昏,宰相朱勝非來到苗傅面前,義正言辭地說道:“亂臣賊子,歷朝歷代都有,可是那個能有好下場呢?”
“朱相公,我們並非是亂臣賊子,是有太上皇諭旨的,我們的要求並不高,只是請隆佑太后來垂簾聽政,請官家退位,將皇位傳給皇太子趙旉。另外,和北宋議和,將成都府路,夔州路的財權交給北宋,來換取南宋的和平穩定。”
朱勝非沒有想到苗傅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拋棄了太上皇,心中暗自慶幸自己英明的抉擇,看來這方面還是秦檜做的到位。他苦笑著說道:“茲事體大,容我稟告陛下。”
叛軍的條件如此苛刻,群臣頓時就炸開鍋了,議論紛紛,城頭異常的混亂。
侍郎張逵說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望陛下今日之事應以社稷百姓為重,況且已有太上皇的先例。”
群臣議論紛紛,有的支援趙構接受退位的條件,有的大力斥責叛軍,當時天氣寒冷,趙構坐在城樓的沒有被褥竹椅上,派人去請太后時,就楹立一側而不就坐,百官請他上坐,他則表示:“朕已經不配坐這個座位了。”
宰相朱勝非知道現在已經是大局已定,儘管外面還在激戰,可是已經沒有了救駕的禁軍,沒有人能夠阻擋建炎皇帝退位。看來這一切依舊在攝政王的掌握之中,這個人簡直就是天神下凡,遠在西京,就可以掌控臨安城的局勢。
不久,隆佑太后前來,不願登樓,希望直接出城安撫叛軍,百官皆認為此舉危險,擔心叛軍挾持太后,朱勝非獨力排眾議,說明叛軍必不敢如此,反而可藉此看出他們的企圖。
朱勝非說道:“叛軍只是一群丘八,成不了氣候,我願意陪太后前去,只要是我們能夠緩過這一關,就可以除掉兩個奸佞。外面激戰還在進行,說明叛軍並沒有控制住整個臨安城,只要是度過眼前危機就可以。”
於是太后乘轎出城,在路上,太后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不知道大宋究竟會走向何方。
苗傅,劉正彥參拜太后說道:“百姓無辜,生靈塗炭,希望太后出來穩定局面。”
太后緩頰:“徽宗皇帝任用奸臣,隨意更改祖宗法度,又妄圖與金聯合滅遼國,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當今皇帝神聖孝明,只是被奸臣汪伯彥、黃潛善所貽誤,現在兩人也都可以罷官,這難道還不能讓你們滿意麼?”
苗傅說:“我們已經討論好了,不可猶豫。現在太上皇尚在,官家的帝位來路不正,又怎麼能夠統領天下呢?”
太后不想還位給太上皇,在她看來道君皇帝昏聵無能,不配帝位,於是就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和當今皇上一同執政。”
苗傅卻堅持要廢掉趙構,策立趙旉,太后表示就算是承平之時,以一婦人和幼子也難以執政,更何況現在金國虎視眈眈,北宋也在磨刀霍霍,這個時候還是需要官家主持大局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苗傅冷冷地說道:“我等發生兵變,如果官家在位,一定會反攻倒算,到時候我等真的就成了十惡不赦的亂臣賊子了,如果太后不從,恐怕下面計程車兵也不答應。官家必須退位,否則就血濺宮城。”
這個時候,正好趙構派顏岐前來,奏太后說:“皇上已經同意了叛軍的條件,請太后下詔。官家同意退位,讓皇太子稱帝。”
在趙構看來傳位給兒子,也不能還位給太上皇,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三歲小孩繼位有什麼意義。
苗傅怕有變故,第一時間把建炎皇帝退位的詔書昭告天下,這個傢伙心中有了邪惡的念頭,竟然進宮,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進宮之後,就直接被抓了起來。
苗傅進宮不到一刻鐘,李寶就率領大軍追殺過來,劉正彥當場被殺死。一夜廝殺,叛軍被全殲。苗傅,劉正彥的兵變鬧劇收場。
一天一夜的兵變,整個臨安城人心惶惶,不僅如此,鬧劇收場,也讓文武百官不適應,退位的趙構更加是摸不著頭腦,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趙構不知道手握重兵的李寶是什麼狀況,是像苗傅,劉正彥一樣的亂臣賊子,還是保家衛國的擎天柱。
朱勝非代表官家接見了李寶。
李寶堅持是和叛軍交戰,耽誤了時間,還望恕罪。
朱勝非就有了主意,他拜見趙構說道:“李寶是忠臣,只是叛軍突然起事,他陷入苦戰,才沒有第一時間救駕,請陛下恕罪。”
“何罪之有,加封李寶為承宣使,御營都指揮使。”遭遇兵變的趙構有點心灰意冷,對武將的猜忌更重了,他下令道:“傳令岳飛即日回京。”
喜歡額是蔣門神請大家收藏:()額是蔣門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