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李綱吐口了,何瓘就接著道:“既然李大人處理好了牟駝崗戰馬的問題,那麼龐將軍率軍出城的手續,我們樞密院給辦好。”
儘管蔣忠是秦王,東京留守,但是關於軍權還是被宋欽宗做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蔣忠只負責守城,至於軍隊進出京城都需要經過樞密院,而且刻意註明必須經過何瓘的同意。物資調撥必須經過兵部才校還了就是給蔣忠戴上了緊箍咒,這無形中就是守城中的掣肘,對於作戰極其不利。
眼見牟駝崗戰馬的問題解決了,蔣忠接著道:“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政事堂出面,還望白相公多多費心。”
“有什麼需要政事堂的,請王爺儘管開口。”白時中知道秦王如果不透過自己,依舊可以在政事堂內拉攏其他相公來辦事,這樣出來,是給了自己充足的面子,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就順水推舟,落個人情。
“第一齣榜安民,不要讓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第二妥善安置好湧進京城的難民,同時畫出來安置難民的區域;第三處理好城中衛生,尤其是解決茅廁問題,大量外來人群的湧入,一旦爆發瘟疫將會是致命的災難;第四責令戶部嚴守國庫,禁止庫銀外借。。。。”
蔣忠一口氣出來幾十條措施,幾乎囊括了京城六部各個衙門,看樣子這些官員們都要高速運轉起來。不過對於這些,白時中倒是沒有放在心上,大宋朝最值得炫耀就是行之有效的行政機構,有大量的官員存在,後備官員多的數不勝數,即便是官員不夠,太學生也可以隨時頂上去,貌似複雜的政事,官員們會處理的井井有條,毫不拖沓。這要比著後世的明朝,清朝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最後蔣忠的目光盯在了兵部尚書孫傅身上,盯得這個五旬老頭有點發毛。
孫傅乾咳了幾聲後道:“不知道秦王殿下還有什麼要吩咐的沒櫻”
“有,我要徹查兵部的武備庫,兵甲司,以及禁軍名冊。”
蔣忠到這裡,孫傅的臉色都變了,高琛,何瓘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吃空餉,武備荒廢,兵器流失是歷朝歷代都存在的問題,只不過都沒有宋朝這麼離譜。號稱京城八十萬禁軍,如果真的有八十萬禁軍,又怎麼會被金軍殺得一潰千里。就是八十萬頭豬讓金軍抓,估計都是大問題,何況是號稱最‘精銳’的禁軍呢?
白時中也沒有想到蔣忠敢觸雷,恐怕官家都沒有勇氣解開蓋子吧,得罪的不僅僅是兵部,樞密院,更多的是功勳世家,以及禁軍內大大的頭目,搞不好會引發譁變的,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文官出身的李綱一向嫉惡如仇,他早就聽過吃空餉,武備荒廢,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揭開蓋子,兵部侍郎的位置還沒有坐穩,現在又遭遇大宋朝百年不遇的浩劫,就更加沒有勇氣揭開蓋子了。
沒有勇氣揭開蓋子,不代表認同。現在秦王提出來徹查兵部,李綱就按捺不住了,他率先響應道:“大戰在即,徹查兵部,對於穩定軍心,鼓舞士氣起到重大的作用,我願意身先士卒徹查兵部。”
孫傅的鼻子都快氣歪了,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副手竟然如此書生意氣,他不敢招惹秦王,只好把哀求的目光拋向高琛,希望這個樞密院名義上二號當家的,實際掌舵人能夠化解這次不必要的麻煩。
高琛對於蔣忠的決定十分的不滿,這麼大的事情都不事先和自己商量一下,這兵部就是一個火藥庫,點燃了後果不堪設想。
高琛發現眾人都在盯著自己,只能硬著頭皮道:“王爺,大戰在即,不可動搖軍心,徹查兵部,還是放到金軍北歸之後吧。”
“不能瞭解武備情況,兵器情況,士兵缺額,又如何禦敵呢?”蔣忠知道眾人很為難,於是就道:“此次徹查由兵部內部自查,結果上報樞密院,不上報子,不對外公開,當事人不予追究。孤王只需要知道一個數字就可以,其他一概不管。不僅如此,東西作坊,廣備攻城作、萬全作坊、弓弩院、弓弩造箭院,鞍子所、斬馬刀所,御前工作所軍器所,火藥局兵甲所全部要徹查。當然了,這些地方,孤王會親自派人測查,一樣不會上報官家,不做任何懲罰。”
老奸巨猾的高琛頓時就明白了蔣忠真實的意圖,並不是為了找麻煩,而是為了控制軍備,武備。這樣做看起來合情合理,實際上已經犯了官家的忌諱,這樣下去相當危險,不過也可以看出蔣忠的狼子野心。
突然有個可怕的念頭在高琛的腦海一閃即逝,他不敢想,也不願意去想,更加不能去想,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
蔣忠擺擺手道:“既然大家沒有公開反對,那就是同意了,這件事情著手去辦,如有阻礙,殺無赦。”
實際上反對也是無效,以蔣忠的性格已經決定的事情是不允許任何人改變的。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好處京城八十萬禁軍,實際上連二十萬精兵都找不出來,武備荒廢簡直慘不忍睹,不過由於底子厚,調整起來也不會太麻煩。
蔣忠徹查兵部,其實還有一個不能公開的秘密,那就是要把這數千精良的技工都想辦法遷移到江南製造局,為後面的金宋大戰埋下伏筆,在他看來打敗金軍絕非一朝一夕,還需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本章完)
喜歡額是蔣門神請大家收藏:()額是蔣門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