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橘黃色燈籠光線的映照下,匆匆而來的人們只看見了皇上身側橫七豎八的屍體,有些膽子小的不由得抖了抖,連帶燈籠裡的燭光都顫抖著把他們的影子拉長。
淡淡的血腥味彌散在空氣中。
只見姬無朝獨自坐在草地上,發絲淩亂,身上的龍袍也有多處褶皺與髒汙,像是劫後餘生般拍著胸口:“真是沒想到,剛才皇宮竟然混進了刺客……”
“刺客?刺客在哪兒?”有大膽的,立馬拔出了腰刀,四處張望。
魏國使臣估計是想到了他們暗害李德順的計劃,見李德順不在這裡,反而驚動了燕帝,花大價錢收買的太監還都死了,面色有點難看,正將陰冷的視線投向宋悅:“皇上,地上這些人是?”
經他的有意引導,手下人便想到了一處疑問:“為何……那刺客只殺死了這些人,皇上卻……”
既然是刺客,那目標就是皇上無疑了,可這些太監都死得斷了氣,皇上卻一處傷口都沒有,魏國使臣提出的,確實有些奇怪。
玄司北嘴角冷冷一掠,也不多說什麼。
宋悅就裝作沒看見,煞有介事地描述道:“剛才有個刺客假扮成了太監,想刺殺朕,好在這些太監忠心護主,才沒讓他如願。可惜了小順子,被一掌擊中了心脈還一直擋在朕面前……等此事結束,這些為朕而死的太監都追封為烈士,好好兒安葬,知道麼?”
皇帝就是這點好,她說什麼他們就得信什麼。
護衛們面面相覷,玄司北未曾發話,只有魏國使臣視線越來越冷。
這燕國皇帝怎麼搞的……小順子不是被收買了麼,怎麼還成了以命護主的英雄?如若不是姬無朝在說謊,那這暗處就一定有高人相助。
姬無朝不可能有這個腦子,不可能反應這麼快,應該是暗處還有別人。
魏國使臣本以為此事已被化解,忽然又見姬無朝多嘴道:“你們幾個,好生搬動小順子的屍體,別怠慢了!”
宋悅指揮護衛去搬動身邊一個太監的屍體,一番仔細的挪動之下,護衛們“恰巧”發現了小順子手中緊攥的一片布帛:“皇上,刺客線索找到了!小順子死前緊緊攥著這片布帛,看上面的撕裂的痕跡,應該就是從刺客身上撕下來的!”
“哦?這是什麼?”宋悅佯裝不懂,撚了撚那塊碎步片,看了看玄司北,又轉向魏國使臣面前,“朕怎麼覺得,這圖案有些眼熟?”
【那就是宿主塞到小順子手裡布的吧?宿主碰瓷技術越來越熟練了怎麼辦】
魏國使臣只在整件事的背後謀劃,只拿燕國這些太監當槍使,根本不擔心會有牽扯出自己的證據,被宋悅這麼一問,面上劃過一絲疑惑,直到在火光下看清那布帛上的圖案。
“這不是魏國流行的花紋麼……我看見大人身旁那個侍衛今天穿的就是這麼一件衣服……一模一樣。”有人小聲議論。
另一人張望了一下:“還別說,晚宴的時候才見到他,身為使臣大人的貼身侍衛,怎麼現在就不見了蹤影?”
這麼一說,在他們看來,魏國使臣就十分可疑了。
魏國使臣也不是傻的,到了這一步,也知道自己掉進了別人挖好的陷阱裡,冷哼一聲,光明正大的承認了:“這確實是我魏國的布料款式,不過這也不能證明是我魏國之人所為,這宮中有奸人陷害,想挑撥魏國與燕國之間的關系,特意穿著我魏國的衣服行刺!”
宋悅嘴角一抽。果然是玩慣了宮鬥的人,這魏國使臣腦子不笨,幾句話不僅轉移了他的嫌疑,還能故意含沙射影。除此之外,還能順帶試探試探她的能力虛實。
不過他猜到的,還真和實情有點相似。這恐怕就是老狐貍的第六感吧。
不過,她還有後招,不慌。
“這話在理。”宋悅裝作對魏國使臣十分信任的樣子,毫不懷疑,反倒看了一眼玄司北,“相國,正好你也在,幹脆就替朕想想,會有誰想挑撥燕魏之間的關系?朕就覺得奇怪,燕國和魏國百姓更願意看到的應該不會是戰爭吧,那為何要挑撥?這對他們來說……有什麼好處?”
話音一落,魏國使臣有些警覺地看了玄司北一眼。後者卻眼神淡漠,只高深莫測地垂眸看著她,不知在想什麼。
久久,玄司北淡淡敷衍了一句:“微臣愚鈍。”
這句話,無論他怎麼回答,都是錯的。
錢江已經向他彙報了情況,說曾看見一個身穿白衣的女人身影在此附近遊蕩,他幾乎沒了應付姬無朝的心情,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為真。
對於姬無朝,他今天的確有些意外,根據錢江所言,殺死這些人的是一個武功高強的白衣女人,這些太監是想溺死李德順,根本不是護駕而死,也沒有刺客。所以這一切都是姬無朝刻意編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事情嫁禍於魏……姬無朝怕是已經警覺起來,想把魏國使臣趕出皇宮吧?
而且,一計不成,被魏國使臣化解,姬無朝竟又順口挑起了魏國使臣與他的信任危機……姬無朝或許已經知道了他們的聯手,想借此挑起他們的內亂,得以喘息?
這一地的屍體,就是宋悅為保護姬無朝而留下的痕跡麼?
侍衛連忙又在屍體上翻找了一遍,沒找到任何線索,光憑著一塊布料,也無法直接定罪,但此事就像一根懷疑的針,紮入魏國使臣的敏感之處,讓他不由得對盟友也保持了一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