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圭沒有想到, 越堯說的有辦法幫他提前適應舞臺, 竟是將自己拉到了一個公園。
這個公園看起來跟其他大大小小的公園並沒有什麼不同, 唯一引起他們注意的,就是小涼亭裡聚集的十幾位大爺大娘了。
清晨太陽才剛剛露臉,便有大爺大媽陸陸續續來到了這個涼亭, 而且他們大都不是空手來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拎著一些道具。
等到人漸漸到齊之後,君圭才看出, 這原來是一個民間的京劇團。
說是京劇團其實也算不上, 就是一些京劇愛好者自發組織的一個小社團。
君圭跟越堯看著大爺大媽們將樂器一樣一樣擺好,眨眼之間, 各就其位。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顯然是對這項活動十分喜愛。
架勢擺好後, 很快就有一些晨練的大爺大媽們圍了上來,看起來像是這個社團的老粉絲了。
君圭新奇地看著大爺大媽們, 有一個頭發已經花白的大爺第一個站了上去,對著後面的樂師們微微頷首,便擺好了架勢。
雖然大爺的唱腔跟身段都不是那麼專業, 但是神情十分認真, 也是十分投入。
待到大爺一曲完成之後,周圍的人都鼓起掌,開始喊著“再來一曲,再來一曲。”
大爺卻擺了擺手,將麥克風放下。
周圍的群眾還意猶未盡, 卻聽見有個人大聲喊道:“陳大爺來了。”
一聽這話,社團的人似乎都有些激動。
只見一個年近古稀的老大爺負手而來,悠閑的姿勢像是在遛彎。
“陳大爺,既然來了,就來一曲唄。”有人一見陳大爺立馬開口道。
“來一曲,來一曲。”圍觀的人都起鬨到,就連後面的樂師也以手中的樂器為工具起鬨。
陳大爺見盛情難卻,便上前走入了演出的圓圈。
君圭好奇地看著,覺得這陳大爺就像是這社團中的角,一出場就受到眾人追捧。
而待到陳大爺開口,君圭便瞬間知道為什麼陳大爺會受到這麼熱烈的追捧。陳大爺的嗓音悠然婉轉,整場演出顯得遊刃有餘。
“這陳大爺就是不一樣。”站在君圭周圍的一個大爺顯然是這個社團的老粉絲了,“別人都是求著弦師,陳大爺是弦師巴不得他多唱幾段。”
原來在這公園的小角落裡,喜歡唱戲能唱上幾段的人不少,真正缺少的是後面的樂師,因此大部分想要過把癮的票友沒有樂師,便只能用電子伴奏,但是味道上總是少了那麼幾分。
“那是,陳大爺可是上過電視的。”周圍有人輕聲附和道。
陳大爺自學成才,每週都會有幾天在這公園裡唱戲,而各大流派都能唱上幾段,可謂是一個全才。而在節目《俗世奇人》中,陳大爺一口氣演唱了四大流派的《四五花洞》,讓大家都紛紛為他喝彩。而他更是憑藉著公園演唱的影片以及節目上的表現,一舉成為了老年圈的網紅。
君圭混在了一圈觀眾之中,看著大家樂在其中,心中也是一陣暢快。也許站在中間演出的大爺大媽都不夠專業,他們的嗓音不夠完美,身段不夠到位,但是這一份從容跟自得,卻是很多人沒有的。
也許是被現場的氣氛感染,君圭不由得戲癮上身,手上也隨著伴奏打著拍子。
越堯看著君圭雙眼直直望著中間,嘴角還不自覺跟著大爺一起動,顯然整個人已經沉浸在了這一段戲曲中,心中好笑,悄悄靠近君圭的耳邊,“想不想上去?”
君圭突然聽到了越堯的聲音,轉過頭望向他,臉上的表情似乎在說“可以嗎?”
剛剛他可是聽到了,在這表演機會可是很難得的。
“交給我吧。”越堯信心滿滿地說,隨即轉過身。
君圭看著越堯彎著腰,在跟一個看起來似乎是管事的大媽說話,偶爾還會指著自己這個方向,頓時心裡充滿期待,躍躍欲試。
看大爺大媽的表情,明顯還沒有認出君圭,但也許是難得見到年輕人會對京劇感興趣,大媽竟然也同意了讓君圭唱上一段,而在跟樂師們溝通的過程也十分順利。
當陳大爺一曲完畢,大媽便接過了陳大爺的麥克風。
“今天我們這總算是見到了一個年輕的面孔,拉低我們的平均年齡了,既然年輕人有興趣,我們就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畢竟未來總歸是他們的,所以接下來就有請這位年輕的小哥給我們帶了一段。”
聽到大媽兩句話,越堯不由得笑了一下,這大媽退休前肯定是居委會的一把手,宣傳工作幹得槓槓的。
眾人一愣,之後便紛紛鼓掌歡迎。在場的觀眾與票友幾乎都是花甲古稀的年齡,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兩個年輕人,自然也是十分歡迎的。
在眾人的掌聲之後,君圭走上前。這還是他第一次在距離聽眾這麼近的地方唱戲。
看到君圭走上去,觀眾群眾有人疑惑地皺起了眉頭。
“這小夥子看著精神,但是我怎麼總覺得有些面熟呢?”
有這個想法的不止一兩個,但是隨著伴奏的響起,眾人也隨即將之拋之腦後。
“大炮三生如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