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唐政變生存指南 > 第56章 這庫裡是老鼠見了也發愁。

第56章 這庫裡是老鼠見了也發愁。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摘下助聽器我又是一條好漢 撞破竹馬暗戀我後 月亮撿星星 有借有還 夢風雲隨 死對頭非要我對他負責 死遁前把好感度刷爆了 死遁後大徒弟瘋了 玄學直播爆紅後,虎耳男友求貼貼 病美人和他的偏執狼犬[重生] 白月光她壞透了! 相親相到媽寶男了 穿書之炮灰備選攻略 穿成苗疆毒醫嫁給殘疾將軍 穿越獸世之暴力嬌嬌喵 穿越成病弱公子替嫁後 穿進山海經但是ABO 良禽 花瓶 蟲族之好好過日子[重生]

洛北話到一半,突然頓住。吳鈎抬起頭一看,正看到顧縣丞從外間走進來:“洛明府,差人們都到了。”

洛北隨他走上堂前,衙役和差人們在堂下跪倒一片。顧縣丞將這地上的二十餘人逐一介紹過一遍,又向洛北躬身道禮,等待縣令的命令。

洛北站起身,走到案桌之前:“諸位,本官新到此地,不想驟然改變規矩。在此與你們約法三章,其一,有違律法之事不可為,其二,滋擾百姓之事不可為,其三,有違倫理道德之事不可為。本官到任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若是之後還有再犯的,本官會依律處置。聽到了麼?”

一眾衙役都俯首稱是。洛北又當堂任命吳鈎為縣衙主簿,負責一應例行公務,並命顧縣丞和吳鈎一道去清點賬冊。

他自己則回到書齋中,命書辦找出了趙縣令死亡案的卷宗,細細地研讀起來。

趙縣令年近半百,寒門出身,朝中並無背景,進士及第之後,一直輾轉擔任各種小官。鳴沙縣令是他擔任過的第四任官職,就任三年以來,政績平平,即將於今年年底調任他處。

就在離調任還有六個月的時候,趙縣令的屍首被發現出現在縣外的密林之中,屍體殘破不堪,只剩下一堆碎塊。縣中官吏還是透過屍體旁邊殘缺不全的衣物才認出了趙縣令的身份。

朝中禦史前來勘察,也對這毫無線索的案件無從下手,最終以“野獸傷人”結了案。

洛北將案卷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也沒有從這案卷裡看出花來,只得又命書辦拿出趙縣令所辦的一系列案件卷宗來看。

“公子爺。”吳鈎端著一碟餐飯走進來的時候,洛北還在埋首案牘:“趙縣令的案子可有什麼眉目?”

洛北揉了揉眼睛:“趙縣令為官為人,堪稱‘平庸’,從他的案卷中我是什麼都沒看出來,現在我將他歷年辦過的案子一一複核,希望找出點眉目來。”

吳鈎擺出一疊賬冊遞到他面前:“我這裡倒是有收獲,可這對公子爺來說恐怕算不上好訊息,我與顧縣丞盤點了鳴沙縣的府庫,這庫裡是老鼠見了也發愁啊。”

這件事倒是洛北沒有預料的,他翻了翻賬本,糧倉裡的存糧只夠現有的這些差役和官員餬口、各色軍械破的破、爛的爛,從無修繕。庫房裡更是幹淨得能照見人影:

“怎麼會?此地街市興旺,往來商旅頻繁,水源豐富,土地也有百姓耕種,年年賦稅雖不說提前足繳,也不至於拖欠太久......要是縣衙的賬目爛成這個樣子,這三年趙縣令是怎麼在州府那裡過的關?”

吳鈎搖了搖頭:“這便是我也覺得奇怪的地方。如果說鳴沙是突厥前線,年年遭受侵擾,導致百姓窮苦。趙縣令這三年又是怎麼能夠把賦稅糊弄上去的?對了,他還修葺了縣衙。難道全靠盤剝百姓?”

“盤剝百姓也不能做的太出格。此地是突厥前線,如果他壓迫太過,老百姓勾結突厥造了反,他這個縣令是要掉腦袋的。”洛北敲了敲桌子,還有一個問題盤旋在他的腦海中,“可若是趙縣令另有財源,那他自己也絕不會一分不留地都給了州府吧?這些銀子又去了哪裡?”

此刻風聲四起,吹得不知何處的門窗砰然關閉,震得整間屋子都抖了一下。洛北一手按刀走到那邊,卻發現是一扇年久失修的窗戶正在大風中搖曳,他試了幾次,也未能將窗戶合攏:“這窗戶的鎖扣壞了,得找人來修。”

吳鈎愁眉苦臉地往桌邊一坐:“公子,要不我從自己家裡拿點銀子出來?”

“現在就要自己貼錢,以後拿錢的日子可就多了,還是明日我和顧縣丞說吧。”洛北搖了搖頭,他回到桌邊,又拿起案卷讀了起來,忽而指著其中一處案卷對吳鈎道:“等等,你看這個案子,是不是有些蹊蹺?”

吳鈎拿過案卷看了看。這是一樁殺人兇案。一個逃難來的流民孫二,指控住在周圍的流民殺害了他的兄長孫大。

鳴沙河自鳴沙縣穿過,造成了鳴沙縣充足的水土資源。附近的州縣和羈縻州中的貧苦農民、牧民經常來此尋覓空曠之地,安營紮寨,開荒種地。這些人沒有戶籍,不好管理,讓地方縣衙經常一籌莫展。

既然有了人命案子,趙縣令便只能帶人前往勘驗。一開始沒有找到孫大的屍首,趙縣令將周圍人抓起來一一詢問,才找到了一具無頭男屍。於是趙縣令拷問流民,要他們交出兇手。

這些流民有漢人、吐谷渾人、突厥人,各民族雜居,有些人連漢話都說不利索,自然也沒有交出兇手。趙縣令下令嚴刑拷問,生生在大堂上打死了一個人,才有一個漢人,一個突厥人出來自認罪行,但始終不肯交出孫大的頭顱。

趙縣令以死罪將這兩人關入大牢,等待秋後問斬。可這兩個人遍受酷刑,不久就病死在獄中。因人犯已死,此案便到此作結。

吳鈎道:“流民憤而作案確實可能。但如此明顯的疑點,勘察趙縣令命案的禦史來的時候,難道沒有想過?”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萬人嫌假少爺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