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若是談判不成,責任在你吐蕃!
第一次與吐蕃會談的地點,定在了鴻臚寺所佈置的館驛之內。外藩出使,館驛便如同他們本國之地,大唐使節先去拜訪,無異於一種示好。
魏元忠、解琬和洛北三人都穿了全套官服。對面的吐蕃使者也是盛裝打扮,帶著兩人一道與會。其中一個自我介紹是“尚贊咄熱拉金”,是吐蕃的政務大臣,另外一個叫“達紮恭祿”,正是那天在馬球場上不要命地去抄洛北的球的那個青年。
達紮恭祿這次換回花團錦袍,腰帶長刀。洛北與他目光一碰,又各自收回,雙方都知道對方不是個好惹的角色。
大唐和吐蕃有三個地方一直糾纏不休,一個是西域的西突厥十姓之地,一個是河西的吐谷渾故地,還有一個就是隴右的九曲之地。這次和談,均要列入談判的條件之中。
會談一開始,便是晦澀艱難,以九曲之地為公主湯沐之時已經被聖上詔書駁回。吐蕃人心中有氣,連著提了幾件事情,都沒有一個條件肯讓。
魏元忠氣得頓失涵養:“歷年來吐蕃與大唐爭戰頻頻,都是你吐蕃不服王化,屢屢越界,今日談判,還大言炎炎什麼吐谷渾仰慕來歸你吐蕃,吐谷渾王族慕容家的首領如今就在長安,要不要叫他來問一問?!”
悉燻熱面對魏元忠的斥責,面色不改,但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微微一笑,緩緩開口:“魏大人所言非虛,然而,我們今日所談,非是歷史,而是現實。”
大唐與吐蕃在大非川發生過數次戰爭,可以稱得上是屢戰屢敗,否則吐谷渾故地也不會盡數落入吐蕃手中。洛北臉上已經露出慍色,正要起身說話,卻被一邊的解琬按住。
解琬深知此刻的局勢緊張,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更大的沖突。他按住了洛北,示意他冷靜,然後轉向悉燻熱,語氣平和地說道:“悉燻熱大人,大唐與吐蕃雖然約為甥舅之國,但一直沖突不斷,大唐並不是要恢複貞觀年間的舊日邊境,而是要為吐谷渾部族謀得一息之地,以供吐谷渾生存。”
“戰敗的部族不配擁有生存之地,”達紮恭祿站起身來,“要是吐谷渾想要土地,就讓他們自己拿著刀來搶。我們絕不會把土地雙手還給他們。”
洛北聽聞此言,心中已經點燃一支熊熊之火,面上卻依舊一片溫和冷靜:“達紮恭祿,大唐與吐蕃今日坐在這裡,便是要考慮以談判解決爭端,如果你堅持這種蠻橫無理的態度,那麼我們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談判的可能性了。”
悉燻熱見狀,知道事態已經有些失控,他連忙站起身來,試圖緩和氣氛:“各位尊貴的使節,請稍安勿躁。我們此次前來,是為了和平而來,不是為了戰爭。我希望我們能夠保持冷靜,不如我們再談一談隴右的事情吧。”
魏元忠道:“隴右的事情已經沒有可談的了。我們以犛牛河為界,以犛牛河到黃河的河源地帶為緩沖的‘閑壤’。”
悉燻熱搖了搖頭:“不行,一定要以黃河為界。但可以以九曲之地為閑壤。”
“九曲之地一直位於黃河之東,素為我大唐國土,我大唐絕不可能退讓。”解琬道,“若是不設閑壤,則可以以黃河為界。”
“不設閑壤,就怕邊將貪功,再起邊釁。這盟約恐怕會形同無物。”尚贊咄熱拉金說。
尚贊咄熱拉金的話讓會談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大唐和吐蕃之間的爭執,已經不僅僅關乎土地的問題,更是涉及到雙方的尊嚴和未來的安定。
魏元忠緊鎖著眉頭,深知吐蕃人此刻提出的“閑壤”之論,不過是想要佔據更多的優勢,讓大唐在日後處於不利地位。他瞥了一眼解琬和洛北,只見二人也都面露難色。
解琬沉吟片刻,道:“我們理解吐蕃的擔憂,但我們也必須考慮大唐的利益。不如我們提出一個折中的方案:以黃河為界,但雙方各設一定數量的‘哨卡’,以監督邊界的和平與安全。這樣既能保證雙方的利益,又能避免再起爭端。”
悉燻熱和尚贊咄熱拉金聽後,互相對視一眼,顯然在權衡利弊。達紮恭祿則一直沉默不語,但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彷彿在思考著什麼。
終於,悉燻熱開口了:“這個提議,我們需要回去與贊普商議。但在此之前,我們願意就其他事項繼續談判。”
魏元忠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接下來談判的便是西域的西突厥十姓之地了。
西域的西突厥十姓之地混雜著西突厥、突騎施、拔汗那和大食數國勢力。吐蕃眼饞西域的人口、糧草和財富。更加上西域與吐蕃道途極近,稍有爭端,鎮守西域的將領便可以和河西、隴右三方合圍,將吐蕃牢牢鎖死在雪域高原上。故而每次談判,吐蕃都將十姓之地作為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