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丈餘寬的一咎飛瀑。
嘩啦啦地,一個勁兒注入壩間。
只見澤國邊沿擴大,水位迅漲。
是嘛,壩上南側的洩洪閘走不贏呀,濁流便四處亂噴,那景兒實在壯觀。
飛得雨兒住了。
再過一兩天,這澤國水位便落下去了。
這下好了。你看那剛剛紮根不久的新插秧苗,空缺了不少。
這是被洪水拔將起來的。
於是乎,農民們又該忙活了。他們走下田頭,一排排補插漏苗……
幾乎,這樣的雨勢,即可以使壩上成湖的大雨量,每年都有一次,甚或2~3次。
所以,在我的心中,這壩是可以成湖的。
桃子,你知道嗎?
有時我們還會去那漲水成湖的水面划船呢。你可能不信,這那有船兒。
其實,這船兒就是“栽肥泥巴秧”用的“泥船”,一米來長,半米來寬。
因為打穀用的“鬥”太大,太重,弄不動。再說也顯眼。
這大人是不允許這樣乾的,怕孩子們出事呀。
於是,三五小孩,悄悄弄兩個栽插秧苗的“泥船”下水。
坐將上去,慢慢用幾雙小手,划動水面。於是,小泥船走了。
大家顯出幾分緊張,當然也有幾分得意。嘻嘻哈哈的……
讓船兒蕩起小槳
讓濁水劃出波浪
讓天真開啟心房
讓童謠飛向天上……
“大人來了——”。不知那張小嘴一喊,於是乎,這本未劃遠的小船兒,便快速划到岸邊。
一個個又迅速從泥船爬起,跑了。
管它泥船飄向何方。
於是乎,回到家裡,少不了挨頓臭罵,甚或一陣“皮砣”捱揍)。
大人們怕呀。這麼大的水,掉下湖裡怎麼辦?真是膽子太大了。
事後孩子們聚攏說到此事,幾乎回到家裡的“待遇”都是一樣的。
從此以後,直到長大,再沒漲水去划船了。
所以,這壩上成湖的事已在腦海定格。
時至今日。
當鎮上一發出告示,我就琢磨開了。這成湖,能行。但怎麼成湖,形成閉環?
還是要認真考慮一下的。
這段時間的思索,基本的構思成了,當然只有限於我個人的思考角度。
小桃子,請喜耳恭聽。
小殷將遠朓壩上的眼神,拉了回來。轉頭望著身邊的桃子,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