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見過師兄!”
慧能合什一禮。
陳萼目中現出訝色,代慧能問道:“太子爺前來是為何事?”
彌勒佛祖哼了聲,撫著大肚腩,向慧能笑道:“貧僧此來,是為接引師弟入靈山,授佛陀果位!”
陳萼倒是有些佩服彌勒佛祖了,剛剛是誰下令,不讓慧能進靈山的大門,還要將之打入三惡道?這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啊,不禁哈哈一笑:“慧能禪師已自證佛陀,哪裡需要太子爺前來接引?”
慧能也合什道:“貧僧的道,非靈山之道,師兄的好意貧僧心領了,請回罷。”
彌勒佛祖臉一沉道:“師弟怎能說出這種話,你修的佛法難道不是源於靈山?生而為人,尚且不能忘本,自證佛陀,又怎能背祖忘典?”
慧能道:“師兄言之有理,貧僧修的佛法源於靈山,但佛法不止於靈山,佛遍佈虛空,無處不在,師弟唯願探尋佛之真諦與本源,並無對靈山不敬之意。”
彌勒佛祖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陳萼大概看出名堂了,彌勒佛祖明知道對待慧能前倨後恭的態度會惹人嘲笑,他當真不要臉麼?
顯然不是,而是帶著慧能回靈山,有益於他的禪宗,如果讓慧能走掉,形同於禪宗在實質上的分裂,而慧能從一介凡人以頓悟自證成佛,意味著慧能的道要高於他的道,他的道並不完善。
這對於彌勒佛祖是致命的,他是佛門的太子爺,慧能成道幾乎斷絕了他繼位的可能,除非能把慧能請回去,與他的道相互結合。
難怪如來佛祖與靈山諸佛按兵不動。
慧能自證成佛,無意中牽扯進了佛門的內部爭鬥,有益於如來,同時再一步深入,假如彌勒佛祖失去了太子爺的位置,怕是連離開靈山都做不到,只要一露面,就會被天道攝走,化為養份。
彌勒佛祖的眼神越發冷冰,一股浩瀚而又龐大的精神威壓罩向慧能,顯示出他作為頂尖大能的實力。
陳萼本打算替慧能擋住,可是那威壓靠近慧能時,又如春風化雨,消彌無蹤。
“咦?”
陳萼輕咦一聲,開啟天道之眼看去。
道德面板提示:觀看無光之光,每秒一百萬道德點,請問是否觀看。
“觀看!”
這次陳萼沒有限定時間。
就看到,慧能的面板上,密佈不帶能量的粒子,無邊威壓竟被粒子吸收殆盡。
陳萼又想到了混沌,難道慧能一次頓悟,居然帶有了混沌的特性?也是陳萼口中的神性。
雖然這一絲神性遠不能與他觀察到的神性粒子相比,卻是表明慧能有成為混沌生靈的潛質,將來有資格踏足於混沌,超脫這片天地。
誒?
陳萼又想到,自己也吸收了一小部分不帶能量的粒子,這是否意味著,自己也具備了些微的神性?
陳萼迫切有種往混沌一遊的想法。
彌勒佛祖也沒料到慧能無視自己的威壓,讓他直接對慧能動手,那是不可能的,只得氣勢一散,深深看著慧能道:“既然師弟不願回靈山,還望好自為之。”
說著,身形一閃,消失在遠處。
“多謝施主點化。”
慧能向陳萼合什為禮。
陳萼帶著絲愧色道:“禪師不必謝我,說起來,還是我害的你……”
慧能打斷道:“施主不必再說,貧僧已洞悉了前因後果。”
‘嗯?如來觀音還要掐指計算,換了小萼,連掐指計算都不會,這才是真正的佛陀啊!’
陳萼眼神微縮,問道:“禪師不怪我?”
慧能道:“世間一飲一啄,皆有前緣,佛家說,人有貪嗔痴三毒,貧僧自問不貪不嗔,卻犯了痴毒,痴迷於佛法,身陷紅塵,欲以一己之力,普渡眾生,以致於陷入皇權爭鬥,被施主利用,整個白馬寺遭了劫,這正是犯了痴毒的報應,幸得施主點醒貧僧,貧僧捫心自問,渡得了人,能渡得了人心麼?方有此頓悟,只是貧僧仍有一事不解,人心是否真的無法可渡?”
陳萼沉吟道:“禪師是在為難我啊,不過在我看來,沒有誰是天生的惡人,再惡的人,都有一絲良知存在,倘若我是禪師,唯致良知也。”
“致良知?”
慧能喃喃。
陳萼點頭道:“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不假外力而向內索求,致是兼知兼行的過程,知是知是知非的知,因而也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即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