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者

第二百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者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鐵齒銅牙之皇太子永璉 神級妖孽兵王 大彈道 星辰戀三千愁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亮劍之從警衛員開始做大做強 大暴君之異世帝國

“都是些廢物!廢物!”,皇宮正大光明殿上,扈國的洪昌皇帝司馬雲明就如同是鬥雞般的暴跳如雷,他面前龍書案的所有東西都已經被掃落在地,甚至還有些不解恨的洪昌皇帝還將龍書案直接掀翻了,龍書案順著寶臺的的丹犀臺階滾落在大殿之上,而此時扈國的文武群臣們依然是的跪倒一片,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再爭辯些什麼,畢竟已經毫無爭辯的可能了。

總理事務衙門也就是內閣的那幫官老爺們,想當然的以為杞國追求的是速戰速決,希望儘快拿下勝利果實,用以提升他們那位皇儲的聲望,為接下來順利掌控杞國繼承皇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他們看來號稱是扈國南大門的望南關應該是杞國進攻的首選地點,畢竟望南關是聞名中土的雄關,想要進入到杞國的腹地,那麼望南關是唯一的便捷的通道,杞國不可能不打這裡。

但問題是這群內閣的官老爺們不過是手捧著聖賢書,成天念著什麼之乎者也,最大的本事也就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爭做這杞國第一斂財小能手而已。至於行軍打仗嘛,反正聖賢書裡應該是沒講過的,這些官老爺們也不過是為經驗論而已,至於他們的經驗嘛那就是沒有經驗。

杞國確實是派兵去攻打望南關去了,可是這不是杞國的全部動作,杞國還同時向邊境所有的郡縣發起了攻擊,而且最可怕的是扈國邊境的各個郡縣基本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騷亂。

一時間,舉國震動,人們都將目光鎖定在了建安的朝廷,如今的小皇帝到底能夠帶領著朝廷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這扈國是否還將繼續存在著?

“跪!就知道跪!”,洪昌皇帝氣的嘴角直抽搐,他指著寶臺之下的一眾大臣罵道,“你們不是說杞國會集中兵力攻打望南關麼?現在呢?邊境所有郡縣都陷入到戰火之中了!你們告訴朕,還有誰能力挽狂瀾?”

跪在地上的一群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畢竟此時扈國已經不是老皇帝在位時的那個扈國了,自從眼前這位洪昌皇帝登基以來,先是斬殺了一批皇室男丁,然後便直接殺了人人瞧不起的總理事務衙門宰相邱允能,搞的數位朝廷重臣憤然告老還鄉,而其他的大臣們更是人人自危,再後來還搞了《賤籍條陳》在內的一些列“變法”,搞的是天怒人怨。

什麼力挽狂瀾於既倒,這個時候誰又能夠有這種魄力呢?

文官沒有人站出來,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那個本事,而武官不站出來完全是因為這些年來對於武官的打壓,這種打壓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了。即使他們站出來又如何?一場戰爭並不僅僅是靠著士兵衝鋒陷陣,還有糧草後勤等一系列問題,如果此時他們站出來,而在戰場上被那群文官們拖了後腿的話,又是什麼樣的下場呢?那些文官們一個個都是心懷鬼胎的,他們才不會在乎結果是什麼,他們只會在乎利益,而讓武官打贏一場翻身仗顯然不是文官們所想要的結果。

所以每當有武官躍躍欲試的時候,武官之中最具聲望的路未盡將軍卻不斷的加以阻止,在他看來此時出頭就是自斷活路。

“好啊,偌大個扈國,竟然找不出一個敢站出來的人。”,洪昌皇帝司馬雲明是連連苦笑,“如今不過是邊境敵襲,若是那杞國打到建安城城下,你們豈不是要將朕交出去來保住你們的小命麼?”

“陛下,臣等皆為文臣,所學皆是聖賢書,懂得不過是些治國理政的道理,若是帶兵打仗,恐怕還是要由武將來啊。”,洪昌皇帝司馬雲明的話音剛落,總理事務衙門也就是所謂的內閣宰相郝柏瑜忽然高擎起手中的玉圭說道,說著他還朝著一旁人群之中的路未盡看了一眼。

司馬雲明也隨著郝柏瑜的目光看到了路未盡。

司馬雲明便是眉頭微蹙,然後看向郝柏瑜說道,“郝相的意思是?”

原本跪在地上的郝柏瑜忽然起了身,朝前走了幾步之後才又捧著手中的玉圭跪下了,高聲喊道,“臣提議由京兆尹將軍、安國候路未盡出山,平定邊境騷亂和杞國敵襲,如此必定民心牢固、山河無恙!”

“臣等附議。”,隨著郝柏瑜的一聲高喝,殿中文臣和一部分武將也趕忙附和道。

司馬雲明眉頭微皺看了一眼人群之中的路未盡,心情是極為複雜的。路未盡是扈國最有名的將軍,不過近些年來這位將軍卻忽然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原因就是這位大將軍被老皇帝調回了建安城,老皇帝在旨意之中指出,“路未盡將軍馳騁疆場多年,身經百戰而不死,穩軍心定邊境,乃是扈國的棟樑之才,朕不願將軍在邊境耗盡畢生精血,著路未盡為京兆尹將軍,加封安國候,賜安國候府邸,梁田萬畝。”

京兆尹將軍完全就是榮譽銜,也就是能讓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多一點俸祿,至於安國候嘛,雖然名字聽起來是挺唬人,好像朝廷是極為重視這位老將一樣,但是實際這個所謂的安國候是不具備任何實權的。所以實際上,這次的升遷完全就是老皇帝要將路未盡手中的軍權完全剝奪而已,畢竟在邊關上的大部分將領都是出自這位老將,即使不是也同這位老將有著密切的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個時候,所有人都以為老將軍會就此造反,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扈國打壓軍方不是一時一刻的事情,而是自從立國便是如此,即使是滿身血性的路未盡也因此而溫柔的像只綿羊了,於是就在老皇帝聖旨下達的當日,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軍便褪去鎧甲老老實實的回了建安城。而後老皇帝便啟用瞭如今的那位兵部尚書邵廉邵丟城,可是大肆的調動、調整軍方將領,目的就是削弱軍方權利,為接班人打造一個良好的條件,但是可能老皇帝沒想到的是,這樣的打壓讓扈國在面臨戰事的時候,竟然到了無人敢出頭的地步,因為打不好肯定得死,打好了恐怕是生不如死…

洪昌皇帝想了想之後才說道,“眾卿平身吧。”

原本心中還有些期待的路未盡,聽到皇帝的話,便是心中一涼,就在邊境戰事趨緊的時候,皇帝依然不敢輕易的鬆手中的軍權,可是特孃的這群酒囊飯袋的文官除了撈錢還會幹什麼?還能幹什麼!好好的一個扈國都讓他們敗壞成什麼樣了?先帝要是知道扈國現在是這個德行,都能氣活過來。這些敗家子們,路未盡心裡恨啊,自己好不容易震懾的周圍的虢國、杞國,結果呢?自己才回建安城幾天?先是原國打了打敗仗,朝廷不得不求和,當時自己也到老皇帝面前,希望老皇帝讓自己回去帶兵,將丟了的土地收回來,結果呢?老皇帝是根本不同意。那丟的還是原國的疆土,如今要丟的那可是大扈國的疆土啊,那是多少將士流血犧牲才換來的疆土啊。

路未盡不禁一臉失望的搖著頭,自己鎮守邊關多年,自己的六個兒子光是死在戰場上的就有四個,值麼?就為了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朝廷,這樣的大臣!

“安國候。”,就在路未盡一臉怒火,滿腹不平的時候,端坐在龍椅上的洪昌皇帝忽然間開了口。

在旁邊一位武將的示意下,安國候才反應過來,趕忙上前幾步,然後跪在地上,“臣在。”

“嗯。”,洪昌皇帝點了點頭,“你也聽到了,如今邊關戰事趨緊,杞國裹挾著大量流民在邊境郡縣鬧事兒,肆意的侵蝕扈國疆土。先帝疼惜將軍多年征戰,故而封將軍為京兆尹將軍、安國候,希望將軍能夠在建安城頤養天年,享盡天倫之樂。但國有戰,戰趨急,朕還希望將軍能夠坐鎮邊境,護衛國疆。”

安國候滿眼熱淚的看向洪昌皇帝,好啊,老夫終於可以回到邊疆守衛國土了,周圍的大臣們也大多面露喜色,他們不懂打仗,但是這位安國候可懂啊,他到了邊疆去,再怎麼也肯定要比邵廉邵丟城要強啊。

就在安國候要謝恩的時候,一位傳令兵忽然手持一封信件衝了進來,“急報!急報!”

整個正大光明殿當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鎖定在了他的身上,當他們看到傳令兵手中的那封貼了六枚羽毛的信件的時候,無不震驚。三枚羽毛已經算是可以捅破天的訊息了,六枚?這該是何等震天的訊息啊?

傳令兵跪在丹犀之下,高擎著手中的急報,寶臺之上的小太監趕忙從他手中將急報接了過來,然後遞給了洪昌皇帝。洪昌皇帝見到急報上貼著六枚羽毛也是一驚,趕忙問道,“從哪裡來的?”

“燮郡。”,傳令兵趕忙回應道,傳令兵的話音一出,整個正大光明殿便是一片譁然,燮郡那是扈國中部啊,南邊鬧事兒出問題,那都是杞國乾的好事兒,怎麼這燮郡還出事兒了呢?再說燮郡離建安城才多遠啊?這是要亡國的節奏啊。

洪昌皇帝面色陰沉的朝傳令兵揮了揮手,然後便拆開了急報的信封,其中是另外兩個信封,一個是燮郡郡守童安亮的信,另外一個信封上什麼都沒寫。想了想之後,洪昌皇帝還是先開啟了童安亮的那封信,結果洪昌皇帝是越看臉色越難看,然後便又拆開了另外一封信,看過之後便直接大罵道,“都是亂臣賊子!都是亂臣賊子!”

那這兩封信到底是寫了些什麼呢?到底是什麼內容會用到六枚羽毛標記呢?

信封上連字都沒有的那封信,是一份文告,標題是《勤王討敵檄文》,“吾司馬英俊乃先帝幼子,備受先帝寵愛,青年時受先帝之命於民間體察百姓疾苦,為扈國鎮守北境閔州至今十五載有餘。先帝駕崩,吾遠隔千里肩負戍邊重任,未盡孝子之心,悲痛無以復加,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鎮守北境要比先帝靈前痛哭更重要,吾當盡忠臣之事。杞國不顧四領袖停戰約定,不顧百姓期盼,悍然偷襲大扈國疆土,致邊關將士死傷無數,國土淪喪,已危及建安。檔次國難時刻,扈國軍民官兵當團結一心,共御大敵。吾乃先帝之子,當身先士卒,護聖上之安危,護疆土之周全,復扈國之安定,百姓之和樂。自即日南下勤王討敵,各郡縣當予放行,贈予錢糧以資抗敵,帆布從這是同叛國投敵,就地抄斬。大扈國閔州刺史司馬英俊。”

司馬英俊要造反,總得找到個藉口才行,只有佔據了所謂的道德制高點才能夠得到支援的,不然的話那種單純的造反是容易被反噬的,那就難看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今的洪昌皇帝已經知道了司馬英俊是先帝之子的事情了,雖然宮中的各種各樣的記錄幾乎都已經被抹去了,但是這並不妨礙,有些狗腿子為了取悅皇帝而打小報告。

洪昌皇帝也為這個一直都在卻又沒什麼存在感的先帝之子,很是頭疼。甭管先帝到底是怎麼處置這位皇子的,畢竟宮中沒記錄下先帝對於這位皇子的懲處的。雖然自己可以否認這位皇子的真實性,但是誰知道先帝一脈的那些老公主們會不會跳出來呢?洪昌皇帝是想搞死這個人,但是這個人可是鎮守北境的閔州刺史啊,如果他引漠北那些餓狼入了關,恐怕大扈國就真的在亡國邊緣了,而現在漠北那些餓狼也已經在關外集結了數萬大軍,如果這個時候自己朝著司馬英俊開刀,恐怕沒有好處。結果這件事兒就被擱置了。

只是司馬英俊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恐怕就不僅僅是所謂的“勤王討敵”了,恐怕是瞄準了洪昌皇帝屁股下面的這把龍椅了。

喜歡怪帝邪相請大家收藏:()怪帝邪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