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龍虎山法官陳章真人是怎麼回事?”雍正的直搗黃龍的問。
“我出生於江南松江府,婁縣人士,父母都是正一道世家,我跟隨仁濟觀的楊純一修道,他和陳章真人是結義兄弟道友。師傅推薦我去龍虎山拜陳章為師,等我到龍虎山的時候,他剛剛仙逝。”婁近垣落落大方的回答,一點都沒有隱瞞,和背調的情況完全符合。
“陳章法師給你留了什麼?”雍正帝不客氣的逼問。
“三個錦囊,和一本五雷秘籍。”婁近垣坦誠回答。
“錦囊還在嗎?”
“錦囊都已用完。”
“什麼?都用完了,那每個錦囊裡裝著什麼?”
“陳章真人在錦囊的外小布條上寫字,告訴我拆開的順序是紅綠藍。遇到難事才開啟。”
“哦,紅色錦囊是什麼時候開啟的?”
“張天師在杭州病重時候,我們一行人都六神無主,不知道該送天師回龍虎山治療,還是繼續北上。於是我開了錦囊,上面寫著讓我主動請示張天師,說這是天道的劫數,讓我帶隊繼續北上面聖,說是這樣才會免除道教的滅頂之災。”
“那病重的五十五代張天師也看了錦囊嗎?”
“看了,”
“所以天師讓你帶隊繼續入京。”
“嗯,確實如此,張天師羽化前囑咐我,要善事天子。”
“那麼第二個綠色的精囊呢?”
“那個開啟是一個化龍劫的符籙,我已經在賈似芳給陛下施法的時候用了。”
“那第三個錦囊呢?”
“就是這個正乙葫蘆,他讓我在危機時候,日日隨身揹著。”
雍正心中感慨,龍虎山果然有高道,留下了幾個錦囊給婁近垣,救了自己一命,又沒有聲張天機破綻。只有自己知道這個龍劫殺全部過程。義萱知道了化解龍劫殺的使命,但是不清楚整個故事的過程,果然是給皇家留□□面。
想到義萱,那麼她的身世該如何解呢?於是雍正的一捋胡須,雙眼虎視眈眈的望著婁近垣問,“那麼義萱的雙眸打坐後變色,你怎麼解釋?”
婁近垣一拱身行禮後回答,故意說義萱乩童,但是沒有說義萱是因為完成了龍劫煞伏乩任務恢複了真身。
“義萱是乩童,十三歲豆蔻成年後,恢複正常人。”
“乩童?”雍正帝萬萬沒有想到,義萱會是乩童。可是想到當初,婁近垣說的義萱是張天師給自己的禮物,是靈寶天尊的化身。這個不就是乩童,是超自然力量與神靈,借義萱來傳達神靈的指示或資訊。
“對,她是乩童,有使命,至於是誰做的伏乩,現在答案陛下想必已經知曉了。”看著雍正的臉色發灰,狐疑變成了吃驚後,婁近垣實話實說。
“義萱對於自己是乩童的事清楚嗎?”
“不知道,”
雍正帝暗暗的吸了一口涼氣,原來密告說的陳章遺言是真實的。看來陳章預見到了道教在清朝將滅,非婁近垣不能救。雍正腹誹陳章能夠算出道教的命運和自己的壽元劫數,那麼乩童也一定是陳章的佈局。他算出了只有讓婁近垣帶著乩童義萱入京,及時的化解了自己的龍劫殺,自己就不得不認下道教的人情。
雍正帝作為帝王,曾經對於道教是半信半疑,雖然他們三代帝王都詔龍虎山天師入京覲見,都讓天師祈雨緩解了京師的旱情。但是無論是順治還是康熙,都沒有大力的發揚道教,深怕漢族人利用道教的力量凝聚後鬧事。
雍正帝年輕時候也是迷戀道教,接觸了不少道教高人,他覺得道家的養生煉丹可以用,但是父輩的祖訓不能在自己手裡丟了。
雍正帝問了一個最掏心的問題,“既然明朝時候,道教是國教,你們的法術怎麼沒有幫助明皇朝穩固江山?”
婁近垣聽到雍正帝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問道教為什麼沒有反清複明的意思。這個問題答好了,正好自證道教是反清的。可是說不好,不就是說道法就是糊弄人的玩意。婁近垣正要說話,突然感覺一陣天旋地轉,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站在道教將要覆滅的懸崖上。
“怎麼不敢講?”雍正帝雙眼直勾勾的望著婁近垣,根本不管他臉色是如此慘白,雙頰流汗。
”陛下!此乃天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