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第十二章重陽
婁近垣一眾人站在朝陽門外,給遠去通州龍虎山法師的車馬隊,揮手告別。他們看著東去的馬車隊伍變得越來越小,婁近垣才拉著義宣的手,朝朝陽門內走去。來到車馬驛站,登上了回真人府的車轎,車內只有婁近垣和義宣,趕車的把式是婁近垣的弟子道士亮心。
隨著馬蹄的滴答聲,婁近垣看著義宣的小臉,想到今天義宣膽大妄為的歷險,婁近垣覺得要和義宣好好談談。現在他們車馬轎上沒有人能夠偷聽,是最好的時機。於是婁近垣伸手握住義宣的小手,丁火般的雙眼望著義宣的月亮眼疼惜的說。
“以後你要做什麼事情,一定要過腦子。還有做什麼事前,一定要告訴為父,父親是永遠愛護支援你的。”
義宣經歷了今天的闖禍後,看到婁近垣始終是維護她,相信她,從沒有責怪她,反而是當眾表揚她的聰慧。義宣心服口服的頭依偎著婁近垣的胳膊,使勁的點點頭,“知道了父親,謝謝你今天護著我。”
婁近垣展開了雙臂,將義宣摟在懷裡說,“雖然我們作為父女時間不長,但是為父非常自豪有你這樣一位乖巧懂事的女兒。”
義宣感動抬起頭望著婁近垣說,“有父親的感覺真好,以前我只有師父。”
婁近垣低頭嗅了嗅義宣黑發上的檀香味說,“你有父親,只是你更適合道門,所以你的父母很偉大,把你送到了道觀。他們做出犧牲,就是為了讓你長大後,能普渡眾生。”
“真的?我以後謹遵父親的教誨。“義宣心悅誠服的說。
目睹了義宣本性的神通法眼後,婁近垣突然想起來說,“你在真人觀,看到你師父超度亡靈的道場嗎?”
“看到過,我還參與了呢?”
“你?怎麼參與的?”
“師父她們建完道場,都是讓我用雷音密咒歌嘯招魂的。”
“真的?你歌嘯完了,有沒有身體不適?”
“沒有啊,有時候師父她們做完大的道場會身體不舒服,在道觀睡好幾天,渾身散架都不能打坐。還是我煮些白粥,還幫助照顧她們呢。”
“真的,孩子,你可真是個寶啊,呵呵。”
“真的嗎,我師父在的時候也是這樣誇我呢。”
婁近垣終於知道張天師帶著義宣覲見雍正帝的原因了,因為他從京城的道門弟子知道,雍正帝上位後,殺戮了很多的人,而且殺戮的這些人很多都是雍正帝的兄弟骨肉,和近身的權臣。按照道家和佛教的說法,就業力很重。
張天師被招入朝,他肯定會被雍正帝,要求做很多的大型超度的道場。但是作為與皇朝打交道幾千年的張家,最知道帝王的忌諱與翻臉無情。所以張天師臨行前就計劃好了,在做法或者超度亡靈的時候,不能當著雍正帝當天的代言人,那些天神咒語最容易被帝王反感,所以他想到了在真人觀的一萱。
人們都知道上位前的雍正帝和道士關系密切,他喜歡道教的術和預測手段,在九子奪嫡的時候佔得先機。但是上位後的雍正帝反而努力修佛,而對道教敬而遠之。道門的張天師一眼就看出,雍正帝他要減輕業力,還有著防著道教的術和法心思。
所以入京朝覲皇帝就是一個風險之路,在龍虎山選派法師的時候,張天師就精心挑選了跟隨他入京的法官。他選擇婁近垣作為主事,是看重了婁近垣的道味。他是一個修行道行很深的人,五官和眉眼,一看就像道觀裡面的塑像。
婁近垣單眼皮,五官線條圓潤流暢如道觀神像,自小打坐的他,雙眼的瞳孔微縮的如針眼一般,卻特別的亮。瞳孔四周的眼眸如同黑色碧璽般發亮似油墨,襯托出瞳孔就像深淵中的燈火,彷佛隨時可以洞悉人心。加上婁近垣身形不胖不瘦,留著淡淡的黑須。眉毛尾端自然的下垂,配合他的眼睛微垂,就像是隨時隨地的入定打坐,半合著眼的感覺。
所以喜歡打坐修佛的雍正帝,第一眼看到了婁近垣,就像看到道觀與寺院中的活菩薩,一下子不由的被他的道味吸引。不僅如此,張天師測算出了只有婁近垣才能將道門的頹勢,在雍正朝給扭轉過來。
婁近垣是江南松江婁縣人。出生於道門世家,他的祖上和父親都是當地有名的道士。和一萱一樣,他自小就在道觀的氛圍中長大,從小跟著其父學道。成冠禮後,他拜楓溪仁濟觀楊純一學道。後來道行高深後,師父推薦他,到道家最高府邸龍虎山修道。在龍虎山,他被龍虎山上清宮提點周大經看重,主攻三洞五雷諸法和諸家符籙。
馬車走到真人府,一萱下車一看問,“父親,我們不去欽安殿了?”
婁近垣摸著一萱的頭發說,“下一個庚申日要兩個月後,明天就是重陽節,皇上他們可能要去圓明園賞秋禮佛,我們可以輕松的過節了。”
“耶,太好了,我可以穿道袍了。“
“呵呵,小鬼,喜歡道袍,不喜歡公主的衣服。”
“我覺得道袍就是我面板一樣,公主服是穿給皇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