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7
還是跟往年一樣在家裡提前一天吃完年夜飯,張叔跟周姨就都放假了,賀珅和安淑芝也分別帶兒女回鄉。
雖然兩人都是要回城西,但是一人一臺車還是方便,這麼些年都這麼過來的。
陳佳渡對於過年沒什麼感覺,於她而言這被人們賦予重大意義的節日無非是跑不完的親戚,勸不住的小屁孩,話不完的家長裡短,忙不完的家務,還有逃不開的人類永恆話題:學習、相親、結婚、生小孩……
一場大型無意義行為藝術展,各方濃墨重彩,你方唱罷我登場,實則各自幹著無聊的事情消磨時間。當然以上是基於年輕人的視角,在長輩眼中是見一面少一面,因此需要分外珍惜相聚的光陰。
後備箱被提前置辦好的年貨塞得滿滿當當,回鄉要開三個多小時的高速,上車前賀江遞給她一條薄荷糖。
“路上提神。”
陳佳渡接過糖,“謝了。”
許是薄荷糖的功效,陳佳渡一路上都還算精神,反正一點瞌睡也不想打。
豆佶貓生頭一遭出遠門,也沒有什麼應激反應,乖乖地待在貓包內不吵不鬧。
去年來鎮上還在搞文明改造,今年已然像模像樣,家家戶戶門前都是闊氣的柏油大道,舊桃換新符,處處彰顯洋溢著過年的歡樂喜慶。
老太太早早便等在門口,一年之中她最開心的一個禮拜,見到久違的孫女親熱得不得了,緊緊攥著她兩隻手,合在長滿繭子的掌心捂了捂,慈愛的目光一刻不停在她身上打轉。
陳佳渡非常自覺地蹲下來一些配合老太太的身高,方便老人家看得更加仔細。
老太太不輕不重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心疼:“我的乖孫女喲,學校裡的飯菜是不是不好吃,看起來都變瘦啦。”
安淑芝站在一旁說:“媽,你不懂,現在的年輕人啊都流行以瘦為美。”
老太太嗔怪:“胡說,我們佳佳已經夠瘦了,可不準再減下去了。”
她轉頭又交代了孫女幾句話,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陳佳渡就笑著一一答應。
很快屋子裡頭又出來兩人,是陳佳渡的大姑和三叔,安淑芝見狀上前同他們寒暄起來。
陳佑民這一輩共有四個姊弟,他排行老二,大姐陳佑茹,三弟陳佑鈞,還有個最小的妹妹陳佑馨。
四人受教育水平可謂參差不齊。
當年老頭子還在世的時候並沒有重男輕女、厚此薄彼的觀念,是以四人讀書的機會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掙來的,陳佑民跟陳佑鈞都只讀到初中畢業,陳佑茹讀了職校,出來包分配工作,也不賴,這其中就數陳佑馨最上進最肯吃苦,也毫無疑問是四兄妹中最有出息的,考上了大學,在那個年代的含金量自然無需多言。讀研期間她與一位志趣相同的文藝青年結為伴侶,兩人都主張在長輩們眼中大逆不道的丁克家庭,後來愛人因故去世,陳佑馨一心投入事業當中,單身至今。
老頭子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小女兒,兩個老人估計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向來最懂事乖巧,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孩子,反過來也是最離經叛道的。老太太前兩年也明裡暗裡勸過幾句,希望陳佑馨找個人作伴,不至於老了一個人孤孤單單,結果她直接當著所有人的面陰陽說“生那麼多孩子有幾個真孝順”,再然後三年沒回來,被真話戳心戳肺的老太太也不敢再說什麼激化矛盾。陳佑馨知道自己說得過分,老太太後面給了臺階,她就下了。
直到現在大人們提起陳佑馨這個名字依舊露出一副諱莫如深的模樣,也有私下教育小孩別學壞的,不過孩子們倒是都很喜歡這個小姑,畢竟沒人會跟大紅包過意不去,最重要的是人家從來不會追在你屁股後邊問期末成績,非要和自家小孩比個高低。
怎麼大人們不比比工資,比比房車呢?
陳佳渡反正是越長大越欽佩小姑,能在那個年代就有如此眼界的人,再加上一股不服輸的勁,註定是要有一番不俗作為的。尤其是得知陳佑馨跟愛人是柏拉圖式戀愛的時候,她才能更能明白靈魂伴侶的意義。
她以前問陳佑馨,在她的眼中,愛人意味著什麼,以為會得到很超脫世俗的高雅回應,但陳佑馨用了《加勒情書集》的話。
“你的思念和你的存在支撐著我走過泥沼,你是我的氧氣。”
顯見得,她低估了對方在陳佑馨心裡的地位。
陳佑馨通常是最晚回來的那個,今年也不例外,晚回來就省得一些親戚來串門又說些意有所指的話,眼不見心不煩。
趁他們搬東西的間隙,老太太偷摸往陳佳渡的外衣口袋裡塞了一隻紅包,安淑芝正好路過,眼尖瞧見了,忙抽出來還回去。
“媽你這是做什麼呢!”
“嘖,別吵,我給佳佳的壓歲錢,又不是給你的。”老太太眼風一橫,繼續往孫女口袋裡塞,“壓歲錢,給我們佳佳保平安的。”
陳佳渡抽出來的時候摸到厚厚一沓,是筆不小的數目,一想到這個每天上街賣菜攢幾塊錢的小老太太得攢多久,她就忍不住心酸。
老太太板起臉,故作嚴肅道:“我讓你拿著就拿著,是不是仗著長大了,翅膀硬了,連奶奶的話也不聽了!”
“媽——”
安淑芝還想做什麼,被老太太先發制人使了個眼色,心裡清楚再說下去人就該生氣了,於是讓女兒收著就是。
“祺祺他們還沒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