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分歧
華清最近春風得意,學校的學生有出息,還沒畢業就能回報學校一大筆資金用於發展,讓首都一眾高校都羨慕的緊。
最近陳奕的家屬姜馨玉同志也因此成了同學們口中被提及次數最多的人。
姜馨玉同學在從疆省回來後給陳正宇說了把布料生意暫時停下的事,又郵過去了三千一百塊錢,三千塊是之前進貨的本錢,一百塊是她讓他幫忙買布寄回來做衣裳的錢。
除了學校的獎學金,還有捐助給婦聯的十萬美金。
資金到賬後婦聯就成立了“春禾教育基金會”。
姜馨玉周天上午去參加了基金會成立後的第一場會議。
捐助是以夫妻二人的名義,婦聯和陳奕聯系時,他表明姜馨玉可以代表她們夫妻二人全權參與、處理基金會的事。
會議挺正式的,主持會議的人並不是周齊奶奶,而是一個看起來四十歲出頭的主任帶頭開展的。
姜馨玉看著紙張上基金會的實施計劃,用筆勾出了她覺得有問題的地方。
基金會救助的農村女孩範圍在首都,救助金額會直接發給符和貧困條件上不起學的農村姑娘父母手中,金額裡包括了學費和書本費。
“這是初步擬訂出來的救助計劃,你們覺得哪裡有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咱們一起完善。”
姜馨玉可沒顧忌自己在基金會裡沒擔任任何職務,幹脆直接的發言:“我不贊同救助範圍定在首都。”
眾人齊刷刷看向她。
她面不改色道:“你們可能沒有去過真正的農村,首都京郊的農房地下鋪著磚,房頂蓋著瓦,哪怕環境和城內相比差的是挺遠,但和真正的農村比起來狀況還好的多。”
“在我的家鄉,一場大雨都有可能把時間很久的房屋沖垮,即使沒有沖垮,屋裡也都會到處漏雨,因為沒錢鋪地磚,每次下完雨都是一地泥濘。我去過京郊的農村,那裡的環境算不上差。”
上首的胡主任問:“所以你把救助範圍換到你家鄉?”
姜馨玉搖頭:“不一定非得是我的家鄉,我希望這筆錢用到真正需要它的農村女孩身上。”
有人反駁:“只要符合我們擬訂的貧困申請條件,沒必要改變地區。”
姜馨玉依然搖頭:“從全國範圍來講,首都一定會是各方面發展都比較迅速的城市,而那些因為地理、氣候發展受限的落後山區永遠會處於落後的位置,生長在那裡的孩子根本得不到和首都郊區孩子一樣的教育機會。”
她說的是事實,為什麼會從發展程度和影響力上劃分出城市等級?因為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傾斜。
首都各方面在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以後也會一直領先,未來註定閃耀璀璨,城中居民的日子也會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