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的時候,文氏把置辦的嫁妝單子拿給王菁看。
之前劉家拿來的聘禮一共是一萬零一兩銀票,暗喻“萬里挑一”之意。王衛平夫婦在這個基礎上又加了兩萬兩,一共是三萬兩,更不要說金銀玉器之類。
王菁連連擺手,“這太多了,我過來之前我娘和我爹已經給了我一萬兩了,這幾年年成又不好,萬一被御史盯上,又惹出許多是非來。”她已經習慣性的稱張氏為娘,稱劉成方為爹。
文氏道:“我們這邊主要是老太太和先頭太太的陪嫁佔了大頭,至於劉家我相信知府大人自有分寸。我猜可能是要你們自己打點差事的意思。物價漲得這麼厲害,兩萬兩在京城連個象樣的宅子都買不到,再少別人要笑話我跟你哥苛待你了。”
王菁推辭不過,只得受了。
自打王衛平考中了狀元,來家裡拜訪的人突然多了許多,加上王菁婚期在即,又有許多滁州那邊的親戚藉著箱添的名義結交。
王家的親戚多在滁州,為了讓大夥不車馬勞頓,只有他們自己回去一次。
另外,中了狀元是光宗耀祖的事,必須回鄉祭祖。
本朝規定中進士者由禮部發給牌銀三十兩,一甲前三名還要另贈五十兩,用來在宗祠豎牌坊,包括鹿鳴書院裡也要多立一座石碑,刻上本次大比之時中進士學子的名字,以流芳千古,激勵後人。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連滁州知府何定真也特意來了王家恭賀王衛平,其夫人邢氏也專程為王菁添箱。
要說王衛平的書本丟了這麼多年,其實學問在眾考生中間也只是中上而己,禮部擬出的第一本是江西秀才孫曰恭,豈料那時的試卷全是豎行書寫,至元帝一下子讀成了“孫暴”,結果孫曰恭怕犯上欺君之罪沒敢答應。
直到宣佈到第三名,孫曰恭才硬著頭皮站了出來,“臣名曰恭,非敢暴也。”
皇帝金口玉言,當然不能在這個時候改口,更不能當著新科進士的面言而無信,“朕怒者曰恭,愛者暴。”
孫曰恭從此更名孫暴,由第一名狀元變成了第三名探花。
至元帝對“孫暴”這個名字不喜,於是繼續往下翻,這時候的人對對子有一種本能的敏感,皇帝也不例外,他一下看中了“衛平”二字。於是王衛平就成了至元帝欽點的頭名狀元,得知他是王三保的侄子,心裡愈加歡喜。
“那你應該是王寶林的兄長吧?”至元帝問道。他十三歲大婚,除了元后於皇后外,後宮嬪妃不多,高品階的幾乎沒有,於是對這位六品的寶林頗有印像,更難得的是這位剛被診斷出來懷有龍胎。
“皇上好記性,王寶林正是家妹。”王衛平答道。
王寶林,閨名王衛媛,王衛川一母同胞的親妹妹,王衛平同父兄母的繼妹,可不就是家妹?
至元帝又問了許多問題,王衛平畢應對得體,深得皇帝賞識。
當晚,於家就命人進宮見了皇后娘娘,建議由她進言提升王寶林的份位。
隔了幾天,果然傳出訊息,王寶林晉位寶華夫人。
於家特意在第一時間將這這訊息告訴了王衛平,王衛平託王家的另一位嫁到於家的姑奶奶給王寶華送了三千兩銀子。
王家嫁到於家的另一位姑奶奶是王衛平的姑母,嫁的是於承相的堂弟於同僉。
於同僉任職於樞密院,掌天下兵甲機密之務,凡宮禁宿衛,邊庭軍翼,征討戍守,簡閱差遣,舉功轉官,節制排程,無不由之。這個職務接近於王菁後世的軍.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