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內,一群工匠小心翼翼地配置著火藥。
雖然黑火藥已經調配出來,但高順讓他們繼續研製,不斷改良火藥的配方,以增加威力。
與這邊的安靜冷清比,隔著三個院子的作坊內,工匠們乾的熱火朝天。
一把火銃的製作,高順採用流水線作業,由於所有零件都是手工打造,所以製作起來十分緩慢。
作坊的負責人,身上穿著皮質的衣服,粗糙的手拿著一根鐵管,不停地用一根鐵條打磨,而後又衝著陽光看一看。
“這根槍管好了,可以組裝了,下次注意一點,打磨膛線一定要仔細!”
一旁的學徒連忙點頭,負責人看著空空地工匠臺,長出了一口氣。
“你們聽說沒有,這次陛下親征高句麗,咱們的火器可是立了大功,這玩意看著不起眼,殺起人來絕不含糊。”
負責人說完,一旁的一個老師傅放下銼刀道:“是嘛,既然是這樣,那又該給賞賜了吧,希望這次給多點,我們家又能蓋一座大房了。”
聽到老師傅要蓋房子,其他工匠鬨笑道:“老牛你蓋那麼多房子幹嘛,你又不能回去住。”
牛師傅一臉不屑地說道:“你懂什麼,咱們在這裡有吃有喝,又不耽誤生孩子,我婆娘又有了,我怎麼能不預備!”
“什麼?又有了?你可真是頭牛,三年這都第四個了吧,你家的地都不夠分了吧?”
“那算什麼,只要有錢,我就可以買地,雖然都是荒地,但我兒子多,上百年的使用權,足夠養活我們家三代了!”
為了防止土地兼併,又杜絕土地荒廢,朝廷還是開放了土地買賣,不過加了使用許可權。
雖然最多百年,但足夠三代人生存,這是寫入高家組訓的法律,只要齊國不覆滅,後世子孫都要遵守。
格物院的工匠們,都簽訂了二十年的契約,他們掌握了齊國最先進的技術,當然不能輕易讓他們離開。
而且為了保密,每個作坊只生產一個零件,所以這裡沒人見過完整的圖紙,也不知道完整的火槍是什麼樣子。
大業七年,九月初一。
格物院納新,吸引來了全國各地的工匠,其中不乏高人。
人群之中,一名工匠進行地看著前面的隊伍,他是從隋國來的,會的手藝是打鐵。
之所以找鐵匠,是因為無論是刀劍還是火槍,都離不開鐵匠,遠處的閣樓之上,一名公子看向這邊。
“公子,王二三代都是鐵匠,而且祖上是齊國人,這樣的鐵匠我們安排了三個,應該不會有問題。”
年輕公子點點頭,楊堅得知格物院的存在後,很快就找到合適的人選,作為一個國家,自然有各種人才。
格物院的納新要先進行登記,朝廷還要稽核戶籍,把祖上三代都調查清楚,沒問題才進行下一步的考核。
王二和三名鐵匠的身份都做了偽裝,冒名頂替了齊國的三名鐵匠,這年頭又沒有實名認證,這種事很容易操作。
但是他們還是小瞧了格物院的嚴謹,雖然工匠來自全國各地,但每一名工匠都是官府選送的。
地方官要保證人沒問題,出了問題有連帶責任,輕則丟官,重則發配。
其中一個鐵匠由於和頂替的人差距太大,竟然被認了出來,立刻就被六扇門的影衛抓了起來。
年輕公子看到這一幕,回頭看自己的隨從,隨從臉色有些難看,不過還算淡定。
“公子放心,屬下這就派人結果了他!”
男子回過頭不置可否,三名探子開始就暴露一個,剩下兩個也不知能否完成任務。
接下來的考核,就是根據個人的技能操作,王二的手藝不錯,很快就打造了一把鋤頭。
考官覺得他手藝出眾,於是加大難度道:“王二是吧,你能打造戒指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