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嶺南,高順也有所瞭解,雖然冼夫人平定了叛亂,也歸順了朝廷,但始終沒改變一家獨大的局面。
歷史上的統治者要的是面子,所以只要名義上歸順就行,而高順是面子裡子都要,李詮明白他的意思,所以一直在努力。
“冼夫人不死,嶺南是很難徹底歸順,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大朝廷的影響力,讓百姓知道朝廷的存在。
不過兄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冼夫人不死,嶺南就亂不起來,有孔維鎮守南海,相互都會有個牽制。”
高順可不是隋唐之人,把嶺南當做蠻荒之地,沿海地區可是黃金地段,要趕緊發展。
尤其是海南島和膠州,都是東南亞的黃金區域,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這裡將成為一個世界貿易中心。
現在幽州的行宮已經建成,高順已經派人在維修金陵的行宮,他有意南下金陵,統一排程南北經濟,目前只是這想法。
“陛下算無遺策,早有部署,臣的確是杞人憂天了,既然如此臣就多呆幾天。”
“哎,這就對了,朕讓你來留下也沒別的意思,只是想和你敘敘舊,說一說這次夷商之事。
還有就是陪陪靖兒,這一次朕打算讓靖兒和你們一起回去,兄長以為如何?”
“什麼?陛下要讓靖兒回去,那他的學業……”
李詮有些激動,聲音未免大了些,在場之人紛紛看向這裡,李姝菡也驚訝抬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雄鷹遲早要翱翔於天際,幼虎遲早要進入山林,這皇宮雖好,終究是個牢籠,要想成長就必須見識一下遼闊天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學的已經夠多了,現在可以開始實踐,但也不能停止學習。
不過有你們在身邊,朕又有什麼不放心的呢,未來的舞臺是他們的,朕可是十分期待呢。”
聽到這裡,李詮也明白了高順的用意,不由得十分感動。
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雖然有李姝菡的因素在裡面,但主要還是高順的重視。
從八歲開始,高順就像教育兒子一樣,嚴格要求李靖,無論是文治武功,都給他請最好的老師。
生活方面,李姝菡對他也是視若己出,弄得小高璟都有些吃醋,但李姝菡很聰明,知道這其中的道理。
無論什麼時候,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高璟是君,李靖是臣,所以她並不嫉妒。
作為高順的枕邊人,她隱約看出來一些事情,那就是高順選擇大臣好像是有目的的。
李詮、魏長賢、房彥謙、秦愛,這些人雖然賢德,但卻並不是最有能力的。
魏長賢比不上袁憲,房彥謙比不上裴蘊,李詮比不上孔維,秦愛比不上裴矩。
老一代的將領中,斛律光、劉永業、皮景和、尉破胡、傅伏、綦連猛都已經去世。
而新一代的將領有,秦愛、斛律須達斛律光之子)、劉須達劉永業之子)、孔維、樊毅、蕭摩柯等。
這其中有名將的後人,有朝廷選拔的,有陳國投降的,其中蕭摩柯跟隨高長恭,是被高長恭收服的。
雖然人數並不少,可和隋國比起來,那邊陣容就華麗多了,齊國斛律光的去世,就等於少了一根擎天柱,將領整體有些青黃不接,這也是高順沒有發動戰爭的原因。
沒有名將不代表沒有人才,像孔維那樣名不見經傳的將領,齊軍中有很多,這才保證了齊國的安定。
而且對比實力,齊國要強於隋國,所以高順從來不擔心隋國會主動挑事,而是急著滅了隋國。
這次夷商擠兌錢莊,就是一個訊號,高順這邊還沒做什麼呢,楊堅先忍不住了。
所以高順把李詮叫回來,就是為了瞭解南方的情況,酒宴上二人只是簡單的聊了聊,確定讓李靖跟父母去南方,本以為是件好事,沒想到李靖竟然拒絕了。
“陛下,孩兒不願意去南方,那裡歌舞昇平,根本無法發揮孩兒一身所學!”
“哦?那你想去哪?”
高順雖然有些意外,卻也明白李靖是自己有了注意,於是饒有興趣地問道。
“幽州!”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