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恭,齊國公認的戰神!
這些年坐鎮北方,突厥根本不敢來犯,保證了東北三州的發展,鞏固了齊國的領土。
李靖想要去幽州,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在高順的教育下,大齊的孩童都有很明確的目標。
為什麼讀書?
為大齊崛起而讀書!
為什麼練武?
保家衛國,開疆拓土!
這兩個口號,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齊國本土,對高順是絕對擁護,南北也在逐漸同化。
精神力量是強大的,它的來源就是信仰。
當年秦兵橫掃六合,威震八方,除了強大的軍紀和實力外,就是那無敵的信仰。
而高順要的不止這些,他要讓自己神化,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靠一個個奇蹟去證明自己。
大運河只是開始,他還要修路,讓所有道路都能通到京城,而這個京城,並不是鄴城。
“哈哈哈哈,朕果然沒看錯你,兄長你看到了吧,靖兒真的長大了!”
十五歲的年齡,在後世還只是個孩子,但現在已經算是大人,可以成家立業了。
李靖放棄和父母團聚的機會去幽州,明顯是衝著高長恭去的,和高長恭比,高順更擅長的是陰謀詭道,而不是兵法韜略。
李詮欣慰地點點頭,他知道這樣更有利於李靖的發展,而韓氏則有些捨不得兒子,畢竟分開了這麼多年,如今剛見面,兒子又要離她而去。
夜裡,高順回想如今的局勢,楊堅雖然很頑強,卻註定不是他的對手。
別看齊國現在沒什麼歷史名人,其實仔細找找,還是有很多潛力股的。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長孫無忌和李孝恭在隋國,杜如晦也在隋國,但魏徵和房玄齡都在齊國。<ai),尉遲敬德在隋國。
李靖、蕭瑀都在齊國,因為蕭瑀是梁明帝蕭巋第七子,高順滅了南梁後,蕭巋被俘後,小蕭瑀自然也跑不了。
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在隋國,殷開山卻在齊國,因為其父殷僧首是陳朝司農卿,如今在戶部任職。
柴紹、長孫順德在隋國,張亮的祖上卻在齊國,現在還沒有出現,高順沒有找到。
侯君集在隋國,張公謹祖上在齊國,程咬金也在齊國,因為其父程婁是齊國官員,只不過他還沒出生。
虞世南在齊國,曾為陳朝太子中庶子,劉政會在齊國,祖上為河南劉氏。
唐儉在齊國,齊左僕射唐邕之孫,今年六歲,其父唐鑑在齊國為官,官為戎州刺史。
李積在齊國,其父徐蓋,字廣濟,原先為高平望族,曹州離狐後世山東省菏澤市)人。
最後一個秦瓊不用說,第一個被高順盯上了,仔細一數這二十四人中,有十三人在齊國。
如此一來,高順也算是擁有不少人才,如果能迅速滅了隋國,這些人沒準就用不上了。
可如果滅不了隋國,那會不會還有一個大唐出現呢,高順心中不由得有些好奇。
歷史不是演義,沒有那麼多精彩的故事,真是的生活往往更現實、更殘酷,成王敗寇,有時候只有一次機會。
可後世之人,往往更喜歡演義,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都是透過演義認識的,而不是史書。
高順和其他人一樣,也有這種心理,所以他極力尋找歷史名人,心中始終有兩個選擇,得不到就毀滅!
經過一番調查,阿布達交代了實情,他的確是隋國派來的探子,目標是齊國的錢莊。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他不得而知,不過高順此時也知道了,又一批風雲人物登場了。
高熲,隋朝著名宰相、軍事謀臣。
一名敏,字昭玄,鮮卑名獨孤熲,渤海蓚人,隋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
高熲出身渤海高氏,其父高賓是上柱國獨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
楊堅為周靜帝宇文闡大丞相時,知道高熲精明強幹,知兵事,多計謀,任命他為相府司錄。
相州總官尉遲迥起兵反叛,高熲請將兵平叛,自願前往監軍,命人在沁水上架橋,大破尉遲迥軍。
以功封柱國,升相府司馬。隋文帝建立隋朝後,任尚書左僕射兼納言,旋拜左衛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