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什麼事都可以管,但要看清局勢,齊國還沒到坐享太平的時候,還輪不到你們出來說三道四。
高長恭要禪位的事,高順早就知道了,拒絕了突厥和親後,就需要一個人坐鎮北境。
況且隨著遼州的發展,北方也需要經略,他打算在幽州建立一座行宮,開始為以後打算。
大業元年二月初一,高長恭禪位高順,自稱太上皇,隆武皇帝,高順登基。
父子二人這番操作,直接亮瞎了很多人的狗眼,和宇文贇不同的是,高長恭沒有貪圖享樂,而是去了北方。
有高長恭鎮守北方,高順也算是實現了他說的話,可高長恭這一走,高順還是有些心裡沒底。
第一次坐在龍椅上,下方是文武百官,很多曾經的老臣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輕面孔。
“朕初登大寶,誠惶誠恐,怕上負蒼天,下負百姓,然乾坤兩分,山河未固,朕愈感沉重。
父皇北遷,戍守邊關,為的是大齊江山,和千萬百姓,爾等身為臣子,理應學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陛下萬歲,太上皇萬歲!”
簡單發言過後,隨著大臣們山呼萬歲,高順算是成為了齊國的皇帝。
雖然高長恭也是皇帝,但不干涉朝政,只負責軍事,父子二人分工明確,文武雙全。
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冊封李姝菡為皇宮,馮小憐為柔妃,顧依依未德妃。
之前也許覺得,高順的女人不少,可現在一看,高順後宮之中只有三位妃子,子嗣只有一個半。
高璟今年才五歲,高順也沒急著立太子,接下來他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所以他打算立賢不立長。
從一開始他就知道,帝王家的爭鬥很殘酷,若是過早設立了太子,對後面的子嗣不公平。
李姝菡對此沒說什麼,她已經是皇后了,地位尊貴優越,暫時滿足了她的心願,所以根本沒想太多。
第二件事是開恩科,科舉出現這麼多年,已經為朝廷選拔了不少人才,這也是齊國能夠國泰民安的原因。
正所謂上行下效,高順和高長恭平時生活都很節儉,日常所需並不奢侈,但也不丟皇家威嚴。
如此一來,下面的官員也就不敢太過分,要知道那幫言官連他都敢彈劾,還有什麼不敢說的?
第三是做一些人事變動,高長恭去北境戍邊,不可能一個人去,行宮之中要開府,也需要一些官員。
高長恭把高順的人都留下,其餘的帶走大部分,把位子給高順留出來,讓他更順利的接受朝政。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高順之前把控了內閣和六部,但卻不能忽視高長恭。
高長恭畢竟也是皇帝,也有一批心腹大臣,平日裡用來監管朝政,做到心裡有數。
第四是大赦天下,其實齊國現在的大牢中已經沒多少重犯了,那些重犯都被拉到北方修長城去了,牢裡都是輕犯。
對於這些犯人,讓他們做苦力有些不公平,養著走費糧食,自從公佈了修建長城之事,齊軍的犯罪率直線下降。
在很多人看來,北方就是苦寒之地,而且人跡罕至,去了受罪不說,還要修長城,簡直生不如死。
但事實上北方並沒有男的誇張,就算是東北地區,也是四節分明。
冬天雖然冷,可是有煤炭和火炕,只要糧食充足,冬天甚至很享受。
據劉永業統計,新出生的嬰兒中,大部分都是七月份左右,一看就是冬天沒事兒幹,都開始造人了。
所以大赦天下後,官府大牢中就沒多少人了,很多地方竟然出現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畫面。
後世史書稱這段時間為大業中興。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