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棲玄寺叫同泰寺,梁武帝發心重建,寶塔高十二層,未成功即遇侯景起兵反梁。
侯景進入建康後,梁武帝被餓死臺城,同泰寺毀於戰火,南朝陳武帝永定年間,同泰寺略有修復。
所以此時的棲玄寺,還沒有後世那麼規模龐大,可即便如此,還是吸引了不少信徒。
高順和顧依依走在人群中,看著往來的人們,有小商販吆喝著,販賣自己的吃食。
看到這一場景,高順不由得想起了糖葫蘆,在諸多影視劇中經典的零食,可惜此時還沒有出現。
這些年他勵精圖治,根本沒心思搞什麼美食,天然居他也只是最初過問,隨後就讓他們自由發展。
此時這裡聚集的大多數是信徒,吃食的種類也不是很多,高順出門前都吃飽了,所以一時間也不太餓。
由於廟會剛剛出現,娛樂專案也不是很多,這讓高順有些失望,顧依依看出他的心思,提出去寺裡上香。
既然都來了,那拜一拜也不要緊,高順和顧依依進入寺裡,有知客僧接待二人。
捐了一些香火錢,二人得到了一把香,由於上香的人有點多,所以需要排隊。
高順站在後面看向大殿,只見每個香客都在虔誠的跪拜,心中不由得有些不屑。
雖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可在災難來臨之時,也沒見哪個神明出現。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不到一定的高度,是無法理解這句話的。
就像戰爭,何嘗不是一種獻祭,而這種獻祭,卻暗含一定的規律,那就是統一。
無數帝王為了這個目標趨之若鶩,在其背後其實還有個更高尚的目的,那就是天下大同。
帝王就是凡間的聖人,在西遊記這種神話故事中,李世民的地位也不低,可以斬殺龍王。
而帝王為了統一,會犧牲無數生靈,這不是獻祭是什麼?
而高順走的路,其實就是一條成聖之路,他若是想要一統天下,就要拋棄一切。
何為不仁,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仁德,就像他問顧依依的問題,犧牲一人可以拯救天下蒼生,那可不可以?
佛家有以身飼虎地說法,地藏王菩薩更是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可這種宏願從某一角度講,又何嘗不是空頭支票,只要世間有生靈,地獄就不可能空!
所以說這個宏願是藉口,是哄騙世人的理由,高順也可以說類似的話,比如天下不統一就不當皇帝。
但是這種話沒有意義,因為他當不當皇帝都是主宰者,冠冕堂皇的話說多了,自己都會相信。
隨著人群前行,終於輪到二人,高順沒有去上香,而是站在大殿門樓左顧右盼。
就在此時,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竟然是王嫣兒。
只見一個僧人帶著她進了另一個大殿,那裡的人很少,明顯是為貴客準備的。
“這佛像也分三六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