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姨媽嘆息道:“娘子以青樓為淨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徹!”
如此又過了幾年,母親的積蓄終於用完,小小二話不說,操琴謀生,頓時成了錢塘有名的歌伎。
冬去春來,草長鶯飛,一日,蘇小小乘油壁車去遊春,斷橋彎角處迎面遇著一人騎馬過來,那青驄馬受驚,顛下一位少年郎君。
小小也吃了一驚,正待下車探視,那少年郎君已起身施禮,小小過意不去,報以歉然一笑。
這郎君名叫阮鬱,是當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東辦事,順路來遊西湖。
他見小小端坐香車之中,宛如仙子,一時竟看呆了。
直到小小驅車而去,阮鬱才回過神來,趕緊向路人打聽小小的來歷住處。
當他得知小小出身於伎家時,不禁嘆一聲“可惜”。
阮鬱回到住處,小小的身影總是浮現在眼前,茶食無味,輾轉難眠,他想,既是歌伎,與她相識一番,也是人生樂事!
第二天一早,阮鬱騎著青驄馬,叫人挑著厚禮,徑直來到西泠橋畔。
恰好賈姨媽出來,阮鬱道:“晚輩昨日驚了小小娘子,容我當面謝罪。”
賈姨媽見他不似一般王孫公子氣盛無理,便進去通報。
小小因遊湖勞累,今日一概謝客,她倚在床邊,不知怎的,總想起昨日遇見的那少年郎君。
忽聽說此人到來,心中一喜,說道:“請。”
阮鬱斜穿竹徑,曲繞松柳,轉入堂內,小小從繡簾中婷婷走出,四目相視,雙方都暗含情意。
阮鬱英俊稅灑,舉止文雅,言談中對西湖山水讚不絕口。
小小道:“你既愛湖山,請到樓上鏡閣眺望。”
鏡閣牆壁上貼著小小書寫的詩,阮鬱唸到“水痕不動秋容淨,花影斜垂春岺拖”時,不禁叫好,對小小更添了幾分愛慕之心。
阮鬱沉吟片刻,依韻和了一首,小小知他是有才之士,便叫侍女擺開酒餚,兩人對飲起來。
阮鬱本是風流才子,此刻面對美景,趁著酒意,隨口吟出不少佳句。
小小更是喜歡,停杯撫琴,曲調悠揚纏綿,傳遞著眷戀之情。
此後一連幾天,小小和阮鬱都在段橋相會,一個驅車前往,一個騎馬相隨,沿湖堤、傍山路緩緩而遊,好不快活。
賈姨媽見小小和阮鬱一見鍾情,很是高興,誇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小小道:“他是相國公子,我是青樓歌伎,知人知面難知心啊!”
等阮鬱又來時,心直口快的賈姨媽當著小小的面,問阮鬱會不會變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阮鬱緊執小小的手,指著門前的松柏道:“青松作證,阮鬱願與小小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