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高順的弦外之音,集大成者,君臨天下,高順這是要一統天下的節奏。
“臣等,願為殿下效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魏長賢激動地表忠心,結果他一帶頭,其他大臣也跟著一起,聲音突然變大。
“快看,太子殿下在那!”
銅雀臺上,聚集了不少讀書人,他們平日裡難得聚會,此時又是春暖花開,銅雀臺地方夠大,自然要交流一番。
本來高順是想低調的,結果大臣們齊聲共鳴,驚動了下方的讀書人,頓時開始有人拜謝。
“多謝殿下賜書!”
“殿下仁德,光照千古!”
“殿下千秋萬代……”
“殿下萬歲……”
一時間紛紛稱讚,既使高順臉上再厚,弄得他也都有些不自在,說什麼都有,倒是沒有一統江湖。
此時萬歲還沒有忌諱,所以說了也沒什麼,否則光憑這一句話,高順就吃不了兜著走。
今天高順帶出了陳國的舊臣,就是想給他們看看齊國的朝氣,讀書人是國家隊的脊樑,農民是國家的命脈。
看著眾多學子,高順緩緩抬起手,現場漸漸安靜下來。
“國子先生晨入銅雀臺,招諸生立臺下。
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佔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
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餘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
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先生之業,可謂勤矣。
今日孤在銅雀臺授書,實為授學,諸生既聞,某乃勸學,贈詩一首,警戒後人。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玄門非有閉,苦學當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