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如此賢明,自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時任羅州刺史的馮融知道了,全力促成其時任高涼太守兒子馮寶與冼夫人的“漢俚”聯姻。
嶺南地區在冼夫人與馮寶的“南越大首領”和“朝廷地方長官”的雙重管治下,“政令有序”,改變了嶺南地區梁朝以前官府“號令不行”的局面。
冼夫人大力推行中原文明,教導俚人“使從民禮”。
自此,冼夫人帶領俚人這自東漢就一直雄踞於南越最大的本土族系,逐漸融和於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中,推動了嶺南文明乃至中華文明的發展程序。
梁武帝大通二年,梁朝在嶺南設定高州、羅州以加強對嶺南的管治,冼夫人值此時勢,以嶺南大首領的身份上書朝廷提出在海南島設定崖州,梁皇朝准予。
冼夫人將自漢代脫離了中央王權586年之久的海南島,重新收歸國家管理,並在海南島恢復郡縣制,大力推行教育和發展生產。
梁朝時期,“侯景之亂”期間,高州刺史李遷仕響應侯景作亂。
冼夫人足智多謀,聯合陳霸先平了亂,維護了嶺南地區的穩定,並英明地全力支援陳霸先北上參與平息“侯景之亂”,成就陳霸先幹了一番影響後世的大事業。
梁、陳朝更替之際,馮寶逝世,嶺南地區形勢大亂,冼夫人以強大的力量,懷集百越,確保了嶺南地區的和平穩定。
陳朝初,仍為嶺南大首領的冼夫人派九歲的兒子馮僕,帶領嶺南諸首領到丹陽向陳霸先皇帝表示效忠,馮僕即被任命為陽春太守。
後來,廣州刺史歐陽紇謀反,並以馮僕為人質,脅迫冼夫人一起作亂。
冼夫人卻爍道:“我為忠貞,經今兩代,不能惜汝輒負國家。”
冼夫人統領百越酋長聯合陳朝將領章昭達平息了該動亂,陳朝冊封冼夫人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為刺史級別。
如今陳國覆滅,各首領六神無主,全來找冼夫人拿主意。
“諸位,如今陳朝覆滅,戰火尚未波及嶺南,諸位奉我為聖母,是為如何?”
冼夫人看著諸首領,首領們心思各異,有的是怕齊國兵峰,尋求庇護,有的卻是心存反念。
“聖母,如今周國內亂,齊國趁機覆滅陳朝,天下大亂在即,我等理應齊心自保。”蒼梧首領陳坦道。
“不錯,齊主有侵吞天下之心,屆時兩國爭端必起,嶺南山高水遠,若不團結一致,必然也會受牽連。”岡州馮岑翁道。
冼夫人聞言沒有開口,繼續看著其他首領,梁化鄧馬頭道:“話雖如此,可若不歸順齊國,必然會招來禍患。”
還沒等鄧馬頭說完,番禺首領王仲宣冷哼一聲:“齊國雖然滅了陳朝,可自身消耗同樣不小,江南世家尚未安撫,此時還顧不上嶺南。”
王仲宣說完,很多首領也覺得有道理,南靖太守陳佛智坐在首位,此時開口道:“朝廷受難,但根基還在,我等受朝廷恩德,在此危亡之際理應忠貞。
嶺南雖遠,卻也有十萬民戶,若是能高舉義旗,出兵勤王,陳國可復。”
陳佛智說完,大廳裡頓時安靜下來,冼夫人看了他一眼,眼裡閃過一絲殺機。
陳佛智,陳法念之子,襲父為瀧州酋長,陳佛智任職期間,以儒家的孝義教育當地土著,使其接受中原先進的文化思想,脫離野蠻的陋俗風氣,受到當地土著的擁戴。
是瀧州陳氏豪族的第二代核心人物,官爵至宋平郡公、羅州刺史。
陳佛智時期,因助陳霸先北伐侯景定帝業有功,在陳朝建立之後受封南靖太守、西衡州刺史、安靖郡公,為陳武帝所倚重。
而與此同時,在鑑江流域的高涼郡興起了馮冼氏家族,該家族也是嶺南地區的豪族。
以冼夫人為核心人物,馮冼氏豪族的崛起直接干涉到瀧州陳氏豪族的勢力發展。
歷史上隋開皇九年,隋滅陳之後,隋文帝派遣廣州總管韋洸安撫嶺南,高涼洗夫人願意歸隋,派其孫馮魂帶領軍隊迎接韋洸進入廣州。
但瀧州陳佛智則念及陳朝恩德,不願歸隋,與廣州酋帥王仲宣聯合起兵抗隋,嶺南兩大豪族由此分道揚鑣。
所以說陳佛智是除了冼夫人外,嶺南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他主張不歸順,甚至還想要造反。
陳佛智地建議,很快也得到了一些首領的贊同,但在冼夫人的心中,卻十分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