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南門,高順率領文武百官迎接高長恭大軍。
遠遠望去,只見齊軍如長龍一般,禁軍氣勢如虹,護著天子的儀仗,浩浩蕩蕩地前進。
高順站在隊伍最前面,他身的左邊是內閣和六部的大臣,組成一個隊伍,右邊是宗室王公,也組成一個隊伍。
既然不讓宗室做官,自然還是養在身邊比較放心,所以高家的子弟都來了,以高湝為首。
高長恭站在馬車上,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斛律光現在他身後,也是同樣的造型。
還沒等近前,禁軍已經分開,把周圍圍住,把百姓隔開,以保護高長恭的安全。
百姓們見到高長恭,紛紛跪倒在地,等高長恭來到城門前,官員們也都跪倒在地。
“恭迎吾皇得勝歸來,吾皇萬歲,大齊萬歲!”
此時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唯獨高順站在人前,高長恭看見兒子臉上露出笑容。
“眾卿免禮,這次大齊能夠勝利,都賴眾卿齊心,將士用命,覆滅陳國非朕一人之功,各位都有功勞!”
高長恭也是聰明人,知道這時候該說什麼,大臣們起身繼續道賀,高順轉身上馬,給高長恭開路。
儀仗緩緩進了鄴城,官員們簇擁在兩旁,百姓們遠遠地觀望,臉上帶著喜悅的表情。
雖然朝廷打仗會影響百姓的生計,甚至會加重賦稅,可國家的強大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國家的勝利讓他們也有榮譽感。
從城門到皇宮,無數百姓頂禮膜拜,山呼萬歲,高長恭面帶笑容,坦然接受了這份榮光。
這是屬於高長恭的時刻,所有人都是附庸,哪怕斛律光同樣有功,可真正決定這場戰役勝負的一戰,還是高長恭打的。
宮門前,太皇太后、太后,皇后鄭氏和趙氏帶領後宮的妃子迎接高長恭,太子妃和皇子、皇孫都來迎接。
滅國之戰,高長恭功蓋天下,這是開疆拓土,為後代開拓了不世基業。
齊國大勝,大賞有功之臣,朝堂之上論功行賞,斛律光已經功高蓋主了,所以朝廷封賞了他的兒子。
東宮之中,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只見他一身華服,身材微胖,小眼睛不停地打量著四周。
“陳兄別來無恙乎。”
一個聲音響起,胖子警惕地看去,只見一個英俊的青年出現在眼前,胖子頓時愣住了。
“是你!”
這個胖子自然是陳叔寶,英俊青年除了高順沒別人,陳叔寶眼睛一下子紅了,不是要哭,而是憤怒。
“高順豐!枉我還幫當朋友,你竟然入侵我的國家,殺害我的兄弟,我我和你拼了!”
陳叔寶說著就衝向高順,李詮上前一步攔在年前,陳叔寶頓時停下了腳步。
高順笑著上前,讓李詮退下,坦然地站在陳叔寶面前,無奈的搖了搖頭。
“陳兄太天真了,就算我不出兵,你阿父也不會甘心的,作為帝王最不能缺的就是野心,否則遲早被代替。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經歷了秦、漢三國,華夏必然會再次統一,孤只不過是順應天時,就算齊不滅了陳,陳國也會覆滅。”
“你胡說!我陳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名將雲集,良臣輩出,怎麼可能會滅亡!”
“陳兄好文采,可事實是除了你的父皇,陳國再無英主,而長期以來的法度廢弛,使得陳國上下根本不是一條心。
與其說是滅了陳國,還不如說是滅了陳家,對於那些世家來說,他們不在乎誰當皇帝,只在乎自身的利益!”
“你什麼意思!我怎麼聽不懂你的話!”
陳叔寶一頭霧水,根本理解不了高順的意思,高順卻沒有再解釋,長嘆了一口氣。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送給陳兄,陳兄把我當朋友,我也不想傷害你,既然事實無法改變,陳兄就別想太多了。”
陳叔寶回味著高順的詞,這種文體他沒見過,卻不影響它的美。
尤其是其中的內容,非常對陳叔寶的心境,陳叔寶被人帶了下去,從此幽禁在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