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看著三樣東西,都是眼前就是一亮,在場的都是讀書人,自然能看出其價值。
“殿下,這些是……”
“這些紙為竹草製成,成本低廉,一張一文錢不到,這些乃是活字印刷,可以靈活組合,反覆應用。
這兩樣加一起,就是這本書了,整本書成本不過幾十文錢,普通人家也能買得起。”
高順示意眾人可以自由翻看,眾人中只有高孝珩站著沒動,因為這些都是他負責的。
“這麼好的紙,這麼好的書,真是上天保佑,實乃大齊之幸啊!”
陽休之忍不住感嘆,其他人也紛紛認同,而高順其實早就準備好了,之所以在這個節骨眼才拿出來,就是為了收攏人心。
齊國的科舉制度,已經引起了兩國的注意,為了選拔人才,周國和陳國也開始了科舉。
如此一來,除了當初招賢的一段時間,之後也沒有人來齊國為官,主要是背井離鄉太不容易。
但高順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想要讀書的,而齊國給他們這個機會,魏長賢和陽休之這兩年也沒閒著,一直在整理書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父皇出征在外,陳國覆滅在即,屆時我大齊領土擴大一倍有餘,如何治理需要思考。
官員制度由來已久,要想改變並不容易,所以孤打算趁此機會,徹底改變,無論南北,統一管理。”
正所謂不破不立,高順如果冒然改變官職制度,有可能引起官員的意見,雖然高順不會聽,可畢竟很麻煩。
而如果陳國融入齊國,則等於重新洗牌,很多官員估計要調動了,最起碼保證南方的運轉。
陳頊不會想到,陳國現在還沒有滅亡呢,高順已經開始考慮怎麼治理了,如果知道了也許會氣死。
眾人明白了高順的意圖,都開始認真考慮起來,改朝換代對於普通人來說沒什麼,唯一影響的就是世家大族。
而世家大族的依仗就是人才,現在高順拿出了這些書,無異於釜底抽薪,讓世家大族少了一項優勢。
你們如果不歸順,朝廷也有辦法代替,人才雖然難得,但國家穩定才是第一位。
就在天下紛亂的時候,齊國開始了第二次改革,而這次改革奠定了日後的基礎,讓齊國漸漸強大起來。
東宮,花園中。
高順望著夕陽出神,李姝菡從長廊走來,望著靠在欄杆上的高順,心中格外溫柔。
“殿下在想什麼,可是擔心父皇?”
高順不假思索地回道:“是啊,父皇這次深入敵後,雖然做了準備,可也十分危險。
陳頊不是等閒的帝王,他不會輕易投降的,如果他要玉石俱焚,父皇恐怕也不好應對。”
沒有了太建北伐和周國的干擾,陳國的實力要比歷史上的強很多,兩國打了這麼久就是證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齊國的優勢其實越來越小,雖然高長恭極力阻攔援軍,可陳國也不是沒有能人。
淳于量戰敗後,繞了一圈退守建康,憑藉城中的八萬大軍,齊軍想要攻破也不容易。
而他雖然控制了陳叔寶,卻沒能控制其他皇子,始興王陳叔陵、長沙王陳叔堅都不簡單,此時已經聚集兵馬開始反擊。
除此之外,陳頊終於御駕親征,大肆擴軍,竟然又聚集了五萬兵馬,打算發起反擊。
面對這種情況,斛律光也不得不改變策略,一邊繼續攻城,一邊提防陳國的援軍。
陳頊派出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湘州刺史施文慶,兵分三路進攻齊軍。
而陳叔陵和陳叔堅也各自聚集兩萬人馬,北上馳援建康,只剩下太子陳叔寶還沒有動靜。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