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從來到遼州,為了避免他人懷疑,他就沒和蕭琳單獨相處過,免得無端增加麻煩,現在他還要利用阿松。
“呵呵,多虧了二位的出手,才讓兩族避免了一場衝突,現在兩族齊心協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建好家園。”
蕭琳抬手想說什麼,忽然又放下了手,餘光看了看一旁的阿松,心裡有些無奈。
高順故意不理會二人的目光,自顧自的繼續道:“不過這一切都只是開始,接下來還要二位繼續出力,我會派人教你們生存技能,比如如何種地,如何織布等。”
高順彷彿知無不言,給二人說了很多漢人的生活習俗,一開始二人還有些心不在焉,慢慢的就全部吸引了。
從遊牧到農耕,可以說是一種進步,契丹人雖然也有耕種,可和漢人還是比不了的。
從春天的播種到秋天的收穫,什麼時節種什麼菜,東北的氣候適合種什麼糧食,遼河邊其實也可以種水稻,有什麼注意事項等。
高順毫不敝帚自珍,劉永業也在一旁聽著,心中越來越驚訝,沒想到高順竟然懂這麼多。
他們哪裡知道,高順之前其實並不知道,還是臨走前,讓工部找經驗豐富的老農整理出來的,然後背了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身為太子重視農桑,這是妥妥的明君之資,哪怕高順只是做做樣子,也沒幾個皇子願意這麼做。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高順親自指導,七月的天還有些炎熱,高順也毫不在意,甚至和百姓一起幹活,爭取在冬天到來之前,把房子都蓋起來。
轉眼半個月時間過去了,阿松派出去的人回來了,八部之中只有三部願意商談,其餘的都不相信朝廷。
看到熱火朝天的城池,三個部落的使者面面相覷,難道齊人真的這麼好心?
對於阿松,他們心裡也是懷疑的,認為阿松很可能和齊國密謀,把他們騙回來一網打盡,以報他們見死不救之仇。
得知這個結果,高順並不意外,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人心,見識了齊軍的殘暴,他們心有餘悸也是正常。
熱情的接待了三位使者,表達了他的善意,讓他們回去告訴各自的首領,只要他們肯歸順朝廷,服從朝廷刺史的治理,朝廷會給他們過冬的糧食。
馬上就是八月份,天氣也漸漸涼了起來,冬天馬上就要到了,草原也開始凋零。
這個時候他們如果還在草原上游蕩,不但會凍死很多牛羊,族人也會被凍死、餓死。
聽到朝廷願意給糧食,使者都很心動,而且高順還承諾他們,只要歸順朝廷,就給他們房舍和土地。
都是一個套路,沒有什麼區別對待,高順表現的很大方,遼河兩岸地域遼闊,養活百萬百姓沒問題。
使者們畏畏縮縮地來,高高興興的離開,如果高順說的是真的,先歸順的則可以佔便宜。
因為可以優先選擇遼河兩岸的區域,作為部落的聚集地。
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不在把自己當主人,齊國的強大已經深入人心,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齊國是否真的願意接納他們。
憑空多了真多人吃飯,一年的糧食也不是小數目,所以他們面臨一個選擇,是冒著風險相信高順,還是再觀望觀望。
天氣一天天轉冷,第一座城池也有了雛形,在數萬人的努力下,終於在冬天到來之前,修建好了自己的房舍。
與此同時,朝廷的糧食也運到了,足夠五萬人吃一年的,來年春天他們就可以耕種,然後就可以自給自足。
看到糧食,所有人都安心了許多,而高順也算完成了任務,接下來就交給劉永業了。
“劉將軍,遼州已設,所有人就都是大齊的百姓,無論契丹、鮮卑亦或是漢人,都要一視同仁,不可區別對待。”
“謹遵殿下旨意。”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