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州,庫莫奚。
五萬齊軍駐紮在這裡,驅使著契丹人修建城池,城池的輪廓漸漸浮現,獨孤永業甚是欣慰。
對於契丹來說,齊軍如同天神下凡一般,給他們帶來了滅頂之災,八個部落各自為戰,很快就被獨孤永業逐一擊破。
從東晉建元二年到隋、唐之際,是契丹族的“古八部”時期,遼州分佈著八個部落。
古八部分別是是:悉萬丹部、何大何、伏弗鬱、羽陵、日連、匹絜、黎部、吐六於部。
北魏時期,八部各自向北魏朝貢,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一直到北齊時期。
既然沒有統一,這就給了獨孤永業機會,進入遼州後,獨孤永業就開始征途。
面對異族的入侵,契丹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有幾個部落來不及反應,被獨孤永業打散,其他的反抗幾次不敵,紛紛向北逃去。
城牆工地上,一個高大的契丹漢子抬著一塊大石,悶聲向前走著,眼神不停的看向四周。
這一干就是一上午,終於到了吃飯時間,三五個漢子聚在一起,開始小聲議論。
“首領,難道我們就一直讓他們奴役麼,我們黎部什麼時候受過這等屈辱!”
部落裡勇士心有不甘,牙齒咬的咯咯作響,另一個漢子道:“與其這樣屈辱的活著,還不如和他們拼了!”
“對,和他們拼了!”
面對齊國的壓迫,契丹人自然心有不甘,可那個首領卻看了看四周,沉聲道:“不能坐做無謂的犧牲,烏林答已經去請人來救我們了!”
提到烏林答,所有男人心裡都是一熱,她是黎部的神女,是天地間最美麗的花兒。
為了部落,為了烏林答,他們願意忍受,齊人雖然強大,但終究比不上他們的靈活,八大部落只滅了兩個,剩下六個見勢不妙都跑了。
對於半耕半牧的契丹人來說,改變生活方式並不困難,可是齊人根本不把他們當人,兩個部落數萬百姓都被他們奴役。
看著可以看見碗底的粥,還有那沒有半點油水的菜,阿松攥緊了拳頭,看著那些吃著餅子的齊軍。
高順讓獨孤永業經略契丹,是想發展這片區域,可當他來到遼州後,發現這裡比他想象的還要落後。
這麼遼闊的土地上,竟然只有八個部落,雖然有一些村莊,卻簡陋的不像樣。
而那些部落首領,還保持著遊牧習慣,住的是帳篷,以肉為食,以皮為衣,獨孤永業看到這一幕,心思就有些變了。
高順讓他善待土著,可在獨孤永業看來,這些人連人都算不上,面對齊軍的軍隊,簡直不堪一擊。
有人說契丹是遊牧民族,應該不會如此不堪,但現實是契丹還處於發展階段,而北齊軍隊有不少鮮卑人,也出身遊牧民族。
這就相當於前輩打後輩,契丹人雖然反抗了一段時間,給獨孤永業製造些麻煩後,只能不甘心的遠逃。
庫莫奚與齊國接壤,在這裡修建城池,進可攻退可守,將來也可以作為對抗朝廷的依仗。
獨孤永業心思深沉,要把這裡修的固若金湯,自己計程車兵都很精貴,於是就苦了當地的百姓。
無數契丹人被抓來做工,無論男女都沒有放過,而且他的騎兵並沒有停下追擊的腳步,反而向契丹腹地切入。
從當年擄走的十萬人可以看出,其實契丹還是很有實力的,但經營發展需要時間,所以獨孤永業也不奢望他這輩子能做成什麼大事兒。
“快點,磨蹭什麼呢!”
皮鞭落在一個乾瘦的契丹老者身上,他此時正抱著一個筐,裡面是土,被士兵一打沒抱住,手裡的筐頓時落地。
土撒了一地,那士兵更加憤怒,抬手就要抽人,可鞭子卻被一隻大手抓住。
“嘿,反了你了,你是活膩味了是吧!”
士兵抽了抽鞭子沒抽動,就要拔刀砍人,立刻又有幾個契丹人圍了上來,士兵頓時氣勢一弱。
“你們,要幹什麼!”
這時一個校尉走了過來,冷聲道:“發生什麼事!”
那士兵聞聲鬆了口氣,索性鬆開鞭子,讓到一旁道:“頭兒,這些蠻子要造反!”
阿松等人看著齊軍,眼裡並沒有畏懼,阿松冷哼一聲把鞭子扔了,然後轉身扶起那老者。
校尉看到這一幕,也知道發生了什麼,雖然這些契丹人有些桀驁,但他們可是建城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