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是晉朝時期的陝西省的白城子村的古地名,是西夏政權的發祥地之一。
治下有歸真郡、銀州,北面是綏州,屬弘化郡轄,地形為北部風沙灘區、中部梁峁澗區、南部丘陵溝壑區。
所以高順選擇這個地方打第一戰,就是看中了那片風沙灘,一旦突厥發動進攻,周軍想要支援,就必須繞開風沙灘。
自古以來行軍打仗,講究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而戰爭多發生在秋季,大概是因為秋收過後糧食充足。
兩萬大軍在歸真郡三十里外停下,遠處就是歸真郡城池,那裡的守將是宇文盛。
宇文盛,本姓破野頭,字保興,上郡沃野鎮人,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名將。
宇文盛驍勇善戰,跟隨宇文泰,平定侯莫陳悅叛亂,受封漁陽縣子。
西魏建立後,隨從宇文泰多次擊敗東魏,拜馮翊太守,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鹽州刺史。
北周建立後,揭發楚國公趙貴謀反,授大將軍、涇州都督,冊封忠城郡公。
平定洮陽、洪和二城,拜柱國、延州總管,遷大宗伯。跟從齊國公宇文憲東征北齊,授太子少師。
從周武帝東征北齊,把守汾水關,周宣帝即位,拜上柱國。
天和五年,宇文盛入朝任大宗伯。
六年,與柱國王傑隨從齊國公宇文憲東征北齊。
當時汾州被齊軍包圍日久,宇文憲派遣宇文盛運糧到汾州。宇文盛於是趕赴姚襄城,接受宇文憲的節度。
齊國將領段韶率大軍來到,宇文盛力戰擊退段韶,然後修築大寧城返回。
段韶作為和斛律光齊名的大將,是齊國少有的名將,只可惜去世的太早,否則高順也不必如此糾結。
面對這位強大的對手,獨孤永業當然親自出手,高順也跟隨過來,奈何突厥那邊始終沒有訊息。
大帳之中,獨孤永業說著他的計劃。
“歸真郡城牆高大,上有重兵把守,我軍若是強攻,恐怕會損失慘重,所以最好把城裡的敵人引出來,然後一舉殲滅!”
高順頷首道:“突厥那邊還沒有訊息,八成是在等我們先動手,然後他們好渾水摸魚。
雖然他們答應了我們,卻也有出爾反爾的可能,而我們一旦出手,不分出個勝負就無法收手。”
事實上高順這次出兵,朝中有很多人都不看好,好不容易消停幾年,又成功打退了兩國,接下來應該保持實力。
甚至有人對高順道:“國雖大,好戰必亡,太子殿下居功至偉,可冒然挑起戰端,必然會引起兩國聯動。”
有人擔心陳國落井下石,再次聯合周國進攻齊國,可高順卻笑道:“有斛將軍在,南境可無憂矣。”
這句話是誇獎,卻也是提醒,他把南境交給斛律光,對他十分信任,希望他不要讓自己失望。
而高順這次出兵,也並不是心血來潮,之前他就想重用獨孤永業,可沒有代替的人選,只能讓他鎮守河南。
如此人才不用實在可惜,所以這就是這一戰的第一點契機。
第二,高順派盧思道遊說突厥,為的就是給齊國增加一絲勝算,哪怕突厥只是做做樣子,也會讓周國感覺到不安。
第三,他翻閱史料,知道這一年宇文邕打算北伐,現在歷史已經改變,太建北伐沒有發生,齊國可不是歷史上那個齊國。
陳頊被斛律光打的畏首畏尾,所以高順並不擔心,想借助這次戰爭打出優勢,把西面邊境都交給獨孤永業。
但是這傢伙歷史上有前科,在走投無路時曾經向周國投降,雖然不是他的責任,但高順可不想讓他有這條退路。
如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雙方的仇恨值,獨孤永業功勞越大,他殺的周軍就越多,高順不會吝惜賞賜,要他絕對忠誠!
第四,還有一點不確定的因素,那就是歷史上宇文邕這年出征,然後就生病了,這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