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然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爾等理應謹記。”
高順毫不客氣,一副說教的樣子,盧思道聞言臉上有些發燙,他也聽出來高順沒有責難他的意思,而是在提點他。
高順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目光看向顏之推,笑著開口道:“顏之推,聰穎機敏,博識有才辯,長於尺牘,應對迅速。
然喜好飲酒,不拘禮法,不修邊幅,生遭衰叔,身狎流離,宛轉狄俘,阽危鬼錄,三代之悲,劇於荼蓼。
而今仕齊,學優才贍,山高海深,常雌黃朝廷,品藻人物,可為肱骨。”
聽到這個評價,顏之推有些受寵若驚,連忙起身說不敢,高順擺手讓他坐下。
說著又看向另外二人,薛道衡和李德林都有些緊張,想聽聽高順怎麼評論他們。
雖然高順的評論可能沒什麼用,但每個人都有聽聽他人的看法,聽見好話就高興,不好的話就當空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是等了半天,高順突然搖了搖頭道:“算了,你二人就不說了,接下來說說這次考試的事兒吧。”
見高順停下了,二人微微有些失落,可又鬆了口氣,因為高順的評價可是褒貶皆有,能不被揭短也是好事。
“咳咳,此次考核,你們有三件事!”
高順說著伸出三根手指,四人也坐直了身子,準備聽高順的指示。
“第一,負責出題。
九經經義,各方學子研習不同,但當以《論語》、《孟子》為主,其他經義為輔,每人要點三經。
策略的內容要有意義,可以討論國家大事,要有實用價值,不許空談大道,格式無限制,字數不許少於八百。
詩詞題材爾等自擬,此題主要考核學子文學積累,所以可以當附屬加分項,主要的還是前兩科。”
高順說完,四人紛紛點頭,尤其是顏之推,他就比較提倡實學,反對士大夫飽食終日、輕視技藝、不學無術的做法。
而高順既然要推出科舉,那就要從一開始就定下調子,雖然還是儒家為主,卻要注重實用性。
這一點與陽明學有共同之處,心學雖然是唯心之學,可也有實論,高順作為主導者,自然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他完全可以改心學為實心學,既保留了心學的優點,再新增一些好的教義。
而他自己的水平他知道,現在他只是背書,還不能融會貫通,所以他才不親力親為,而是讓四位飽學之士操刀。
“第二,監考。
地方學子太多,朝中是放不下的,所以在此之前,要讓地方先考一場,由各地官府負責,爾等負責監督。
直至選拔出五百學子,在國子監進行會考,屆時還需要爾等監考,杜絕一切舞弊手段……”
這時沒有等級考試,但高順不可能讓所有學子都來京城,所以就先進行一次海選,然後再統一會考。
第一次所有人都不熟悉流程,齊國也等不到制度成熟,朝廷現在太缺人才了,所以只能事急從權,就看學子們的運氣了。
“第三,批閱試卷。
考試結束後,爾等要組織官員批閱試卷,選出其中優異者,而且還要調查考生的底細,確保其身世清白。
這一點至關重要,朝廷取士,事關江山社稷,如果讓它國的細作混進來,可謂是貽患無窮。
所以接下來你們有的忙了,我希望你們能夠相互配合,團結一致,如果誰要是出了差錯,我絕不輕饒!”
高順的話語果斷,還帶著一絲殺氣,四人都是神色一正,連連稱是。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