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權景宣攻打北齊豫州,齊刺史王士良在內外夾攻之下投降了北周。
但因為北齊武成帝高湛派高長恭與幷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因為懼怕北周的兵力強大,不敢前進。
段韶利用謀略打敗北周軍隊,宇文邕與宇文護想吞併北齊的初步計劃被遏制。
這次戰役的失敗,使得宇文護在北周的威望大大降低,為周武帝宇文邕後來的奪權創造了一定條件。
宇文邕吸取兩位兄長的教訓,表面上與堂兄相安無事,任其專權,暗中卻在慢慢積聚力量,尋機誅護。
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決心剷除宇文護,所以此時的周國內亂傾軋中,高順也知道一些,但他卻什麼都做不了。
明知道宇文邕掌權不是好事,可他現在還太弱小了,勢力根本滲透不進周國。
而和周國的威脅比起來,陳國的太建北伐才是當務之急,而周國明知高順的存在,卻沒功夫搭理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週國的情況不只高順知道,陳頊也是知道的,這也是他不看重高順的原因,周國現在這麼亂,怎麼可能威脅到他們。
可是他們不會想到,就在宇文家族內亂時,周國的令一股勢力卻在悄悄崛起,那就是楊家!
天和三年,父親楊忠死後,楊堅承襲隨國公的爵位,周武帝聘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對楊堅更加禮重。
齊王宇文憲曾對武帝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常,我每次見到他,都不覺自失,我怕他不會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
武帝說:“楊堅此人只可以作為一個將領。”
內史王軌突然對武帝說:“皇太子贇將來並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
武帝十分不悅,說:“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
楊堅知道後十分畏懼,行事小心謹慎,以韜光養晦,沒人會想到他會是一代開國皇帝。
隋朝雖然短命,卻是史書承認的正統王朝,它結束了魏晉以後的分裂局面,再一次統一了華夏大地。
這些歷史在高順腦子裡不知道過了多少遍,而他說要去周國,也不是無故放失。
武平二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陳頊如果執意要出兵,高順決定不能便宜了陳頊。
周國現在雖然內亂,但宇文家族也是個大家族,再加上楊家的存在,高順想去試一試。
在這個亂世,皇權並不是不可侵犯的,佔據天下的其實就是那些世家,高家也是其中之一。
對於國內的情況,高順打算慢慢整治,但再怎麼整治,也不能動那些世家。
現在齊國一品以上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宗室之人,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麼能力,卻是可以信任的。
除了宗室以外,剩下的也都是外戚,所有人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這讓高順很是頭疼。
合縱連橫,利字當先,古人可能不懂這個,但殊途同歸,高順自然明白這些。
江南的富庶誰都知道,優越的自然環境,可以讓稻穀一年兩熟,絕對的好地方。
但陳國現在還有實力,沒有太建北伐的消耗,周國想要滅陳也不容易。
總得來說,三國各有優勢,周國佔據龍興之地可謂地利,齊國人口百姓眾多可謂人和,而陳國環境優越可謂天時。
三國如果和平發展,也許最後勝利的會是南方,但陳頊和楊堅都是有野心的,現在齊國有了高順,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
此時的他只是個小人物,用他僅有的影響力做一些小事,可是歷史的重大變故的起因,大多數又都是小事,所以很多人後來都十分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殺了那個庶子!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