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的詩唸完,陳叔寶反覆品味,無論從字數還是意境,高順明顯更勝一籌。
但陳叔寶並不想就此認輸,於是思索了半晌,再次開口:“楊柳春樓邊,車馬飛風煙。連娉烏孫伎,屬客單于氈。雁聲不見書,蠶絲欲斷絃。欲持塞上蕊,試立將軍前。”
這一次,陳叔寶的意境也上來了,他得意地看著高順,彷彿在說:“該你了。”
高順看見他的表情,有心就此打住,拍拍他的馬屁,但轉念一想,自己現在可是大儒。
於是出口誦道:“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見高順這麼快就又做了一首詩,陳叔寶的臉色微變,忽然有一種挫敗感。
他為了這次的宴飲,特意準備了兩首詩,本以為可以壓高順一頭,沒想到高順如此有文采。
“先生大才,元秀佩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比不過人家,那就承認吧,陳叔寶在這方面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像南唐後主李煜。
高順聽了趕緊施禮道:“殿下謬讚了,外臣只不過會作幾首詩,不過是呻吟之詞。
比不上陛下憂國憂民,文韜武略,一書心中之志,外臣望塵莫及。”
雖然不是高順說的那樣,但陳叔寶依舊很高興,轉身拉著高順回到座位上,認真的問道。
“先生之才,乃亙古罕見,不知先生可否教吾,吾願拜先生為師!”
陳叔寶好像很認真,都不自稱孤了,高順哪敢當他的老師啊,那樣他就真回不去了。
“殿下折煞外臣了,外臣曾說過,詩詞只是小道,登不上大雅之堂,如果陛下想學,外臣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高順欲揚先抑,表示不在乎詩詞,實際上他真不會寫詩,他只不過是厚著臉皮剽竊而已。
但陳叔寶聽了卻很高興,感覺好像得到了寶貝一樣,立刻讓人拿來紙筆,他現在就要開始學習。
雖然高順不知道如何寫詩,但上學時鑑賞之法還是學過的,反其道而行之,高順給陳叔寶進行了一番總結。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或虛實結合,烘托,聯想和想象,用典,比喻象徵,誇張……
高順給陳叔寶講課時,感覺自己是再講語文課,但後世的總結絕對精煉,不是這個時代的詩人能夠想出來的。
說了半個時辰,高順有些口渴了,陳叔寶看出了他的需求,立刻叫來侍女煮茶。
“其實寫詩呢,需要多讀書積累,熟知韻律,再加上想象,就比如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需要並不需要多華麗,卻能寫出事物的真諦。”
聽到這首小詩,陳叔寶眼睛都亮了,高順一番話彷彿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讓他以後做了不少這樣的即興詩,後世稱之為打油詩。
但古人的文化氛圍在哪裡擺著,哪怕是打油詩也不會太俗套,但高順對陳叔寶的影響,的確是深遠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高順一邊講學,一邊給陳叔寶講詩,但陳頊依舊沒有見他的意思。
這一日,高順和解法選和馬嗣明在房裡說話,陳叔寶來找他學詩,可走到門口卻愣住了。
“既然陳國不歡迎我們,我們不妨轉道周國吧,雖然我並不想和周國打交道,但也不是不可以操作的。”
聽到高順要去周國,陳叔寶嚇了一跳,轉身就往外走,屋裡人聽見動靜趕緊出門。
高順現在門口,看著陳叔寶的背景,嘴角微微上揚。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