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孫劉聯合抗曹,卻被陰謀挫敗,漸漸地讓曹操做大,最終一統天下。
而如今貴我兩國就好比那劉備和孫權,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我們若是互相攻伐,則是鷸蚌相爭,而周國就是那漁翁!”
為了勸說這幫人,高順也算是絞盡腦汁了,好在秦漢的歷史不久遠,還有一定的影響力。
而南方的漢人居多,不像北方都是胡人,所以高順的一番論述,還是有作用的。
“依先生之見,我國確實應該和貴國結盟,可誰是劉備,誰又是孫權呢?”
就在這時,陳叔寶左手第一人忽然開口了,看年齡有三十歲左右,是在場年齡最大的一位。
“敢問這位先生是……”
高順雖然認出了陳叔寶,卻不認識其他人,之見那人面如冠玉,頷下留著鬍鬚。
“哦,這位是總持先生。”
“原來是總持先生,久仰久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叔寶出言介紹,高順一邊打招呼,一邊搜尋這個名字,很快就知道了他是誰。
江總,字總持,祖籍濟陽郡考城縣,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家。
江總是陳叔寶的邸臣,陳叔寶還是太子時就跟隨他,現在什麼官職不清楚,但是陳叔寶的心腹沒錯。
“總持先生問誰是劉備誰是孫權,在下覺得沒有區別。”
“哦?還請世子解惑。”
江總有意為難高順,實際上是想定個主次,誰都知道劉備勢弱,早年更是東躲西藏,寄人籬下。
既然高順用三國打比方,那麼江總就用三國問高順,高順明白他的意思,卻不上他的當。
“魏蜀吳三國鼎立,雖然和今日相似,卻終有不同,在下認為我們不是劉備,也不是孫權,但周國卻很有可能是曹操。
貴我兩國的實力,不弱於孫劉,可週國的實力,同樣不弱於曹魏。
如果我們不聯合,過程有可能有異,但結果卻是一樣,以周國的狼子野心,遲早會興兵來犯!”
高順避重就輕,不回答江總的問題,江總冷哼一聲,覺得高順巧舌如簧,不是善類。
而陳叔寶聽了半天國事,覺得很無趣,他本來是想問詩的,卻被高順借題發揮了。
“哎,今日遊河,有幸見到蘭陵先生,就先不說國事了,還是接著討論詩詞吧。”
陳叔寶找準機會趕緊往回引話題,高順也覺得他今天說的夠多了,也該見好就收了。
“既然公子有興趣,那咱們就接著說詩。”
高順借坡下驢,讓江總剛要出口的話又憋了回去,無奈地看了其他人,其他人紛紛搖頭。
陳叔寶又開始說詩,正在興頭上,大家也不好掃了他的興,只能陪著他。
接下來陳叔寶讓眾人作詩,然後現場譜曲讓人唱出來,詩好或者曲好都有賞,高順就放開了陪他玩。
在詩詞方面,這些人當然難不住高順,尤其是五言八句,很對陳叔寶的胃口。
在這方面,陳叔寶和江總也很擅長,一來二去,雙方就較量起來,高順臨危不亂,以一敵二,甚至還碾壓對方。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一出,現場鴉雀無聲,早知蘭陵笑笑生高產,曾經一口氣拿出十多首詩,都是難得的佳作。
然而今日,高順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絕望,高順一個人在一個時辰內,又作出了十首詩!
陳叔寶更是震驚的無以復加,看高順的眼神都變了,就好像看見了奇珍異寶一般。
“先生大才,元秀佩服,請受元秀一拜!”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