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逐鹿北朝 > 第30章 出師不利

第30章 出師不利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亮劍之從警衛員開始做大做強 大暴君之異世帝國 我!專殺系統 額是蔣門神 從召喚開始的末日生存 大秦:我高要君臨天下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使團剛到陳國,就遭到軟禁,這明顯是個下馬威。

在沒有見到陳帝之前,他們不能輕舉妄動,誰讓這是人家地盤,本事再大也得憋著。

三人在使館等了一天,第二天終於有官員來了,熱情地詢問高順,昨日休息的如何。

高順笑著說還行,但解法選和馬嗣明可沒那麼輕鬆,昨天他們擔驚受怕一晚,生怕有人要害他們,高順勸了也沒用。

“呵呵,招待不周,還請公子見諒,今日本官可以帶你們逛逛建康城,不知公子是否感興趣?”

“樂意之至!”

高順正想出去呢,只是不敢硬闖,現在有人要帶他們,雖然是被監視,但也不影響。

解法選留在使館,馬嗣明跟在高順身邊保護他,加上陳國的寺丞,三人帶著一群兵丁出了使館。

走在建康的街上,看著這座古城,完全沒有後世南京的影子,有些建築還沒出現。

大名鼎鼎的金陵,高順是見識過的,但他的前身建康,高順以前聞所未聞。

南梁武帝時期,建康建設最大,吸引了印度等各國商人前來參觀。

南朝皇帝興佛,在建康城中建立了許許多多富麗堂皇的寺廟,一個建康城,就有僧尼十餘萬。

建康又有石頭城和長江天塹做保護,因此極為堅固,在梁武帝晚年,侯景叛亂,將梁武帝餓死在臺城,又將富庶的江南生靈塗炭,還差點毀了建康。

陳武帝平定侯景之亂後,開始有計劃的修築建康城,到了陳後主時期,建康城的繁華比起前三朝有過之而不及,更為氣派繁華。

東晉時期對建康城進行大規模改建擴建,把宮城東移,南對吳時的御街,又把御街南延,都城南面正門即宣陽門。

再往南五里為朱雀門,門外有跨秦淮河的浮橋朱雀航,直抵南面祭天的南郊,形成正對宮城正門、正殿的全城南北軸線。

宣陽門至朱雀門間五里御道兩側佈置官署府寺,南端臨秦淮河左右分建太廟、太社,居住里巷也主要分佈在御道兩側和秦淮河畔。

經此改建,建康城內形成宮室在北,宮前有南北主街、左右建官署、外側建居里的格局,城門也增為十二個。

建康城規模極其龐大,以建康宮為中心,據記載有宮牆三重,外周八里。

南面正面是大司馬門,直對都城正門宣陽門,兩門之間是二里長的御道。

御道兩側開有御溝,溝旁植槐、柳,大司馬門前東西向橫街,正對都城的東、西正門。

苑囿主要分佈於都城東北郊,宮城北有華林園,原是東吳的舊宮苑,宋時加以擴建。覆舟山有樂遊苑,宋時就東晉藥圃建成。玄武湖在都城北。

東晉時築長堤以防水患,並引湖水通入華林園、天淵池和宮內諸溝,再下注南城壕。

建康南遷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遂不得不在城東沿青溪外側開闢新的居住區。

建康有長江和諸水網航運之便,舟船經秦淮河可以東西兩方面抵達建康諸市,沿河及水網遂出現一些聚落。

秦淮河南岸的長幹裡就是著名的居住里巷,北岸的烏衣巷則是東晉王、謝名門巨族累世居住之地。

王公貴族的住宅多分佈在城東青溪附近風景優美的地帶。城中河道以秦淮河通長江,又從秦淮河引運瀆直通宮城太倉,運輸貢賦,北引玄武湖水南注青溪和運瀆,以保證漕運和城壕用水。

此時的秦淮河,還不是後世的聲色場所,而是華夏的商業中心。

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餘個,還有小市十餘所,市場名目繁多,且專業分工,一些商品有專門的市場。

商品有三吳地區的糧食、絲帛、青瓷、紙張,長江中游來的銅鐵礦石,海外的香料、珍寶等等。

秦淮兩岸手工業作坊和商業廛肆星羅棋佈,著名手工業產品有“百鍊鋼”、“羅紋錦”等多種。

商業廛肆有百貨俱全的“大市”,還有紗、谷、鹽、花、草和牛馬等專門小市,物資充足,交通便利。

秦淮河上流方山置埭,有破岡瀆東接江南運河,以通吳會。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