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你寫。”
小荷聞言點頭,她早知道她要幹這個,於是側耳傾聽。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採之將寄誰。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
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常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高順小聲給小荷說著,小荷越聽眼睛越亮。
三首詩,一首美人,一首重陽,一首銅雀臺,每一首都賞心悅目,文采飛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首詩寫完,高順讓他落款蘭陵笑笑生,其實他寫一首就可以入圍,但為了以防萬一,所以多寫幾首。
高順寫詩容易,但其他人可沒有他這麼簡單,高順沒有急著交卷,而是抬頭張望。
今日參加詩會的文人,他恐怕是年齡最小的一個,而且個個身份不凡,有一定的背景。
高順看著這些人,回想這個時期的歷史名人,只是這個時期太特殊,很多名人要麼去世,要麼還未出生。
時間還有,高順又開始想飛花令的詩詞,飛花令的規則很簡單,根據“花”字的位置作詩。
第一個人首字是“花”,第二個人就要第二個字是“花”,依次排列,直到末尾。
詩會沒有準備酒,應該是淘汰制,其實聽起來很難,實際上對高順不難,因為飛花令的詩詞也可以是前人的詩詞,只需要背誦出來。
想了一些帶“花”字的詩,一個時辰就過去了,所有人此時都作的差不多了,不交詩就等於放棄。
九位歌女開始選詩,樂師又開始奏樂,侍者不斷上來瓜果點心,以防參會者飢餓。
參與詩會的文人大概只有四十人,但加上他們的隨從和詩會的侍者,還有其他人,所以顯得人很多。
九位歌女每個人都看了一遍,這時兩位歌女同時看上了一首,突然爭執起來。
“這首詩是我先看到的!”
“胡說,明明距離我近一點。”
兩位女子一爭執,不由得引起了三位裁判的注意。
顏之推開口道:“吵吵鬧鬧,成何體統,拿來我看。”
兩位歌女誰也不想鬆手,一同把一首詩拿到裁判前,顏之推低頭一看,不由得唸了出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赤壁賦,被高順用在這裡,雖然有點不合時宜,但確實很應景。
前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裡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曾有過的歷史風雲。
這裡涉及到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這對於詩人而言是相當清楚的。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吳勝曹敗,可此處作者進行了逆向思維大膽地設想,提出了一個與歷史事實相反的假設。
假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結果會如何呢?
詩人並未直言戰爭的結局。而是說“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臺乃曹操驕奢淫樂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這裡的銅雀臺,讓人不禁聯想到曹操風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風流韻味,最後再用一個“鎖”字,進一步突顯其金屋藏嬌之意。
把硝煙瀰漫的戰爭勝負寫得如此蘊藉,實在令人佩服。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