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身衣服,長帽短靴,合褲襖子,朱紫玄黃,就是這個時代的禮服,也不知道趙氏從哪弄得。
“那怎麼行,阿母聽說這次會有很多人去,你若是穿的太簡樸,恐怕會被人笑話。”
趙氏還是心疼兒子,特意去求鄭氏,高順有些哭笑不得。
“阿母,真不用,我這次去,不能暴露我的身份,我只是一個普通百姓,怎麼能穿這身衣服。”
高順執意不穿,趙氏也沒法勉強,她只是不想兒子受辱,殊不知高順根本不介意,反而覺得自己這樣很帥。
一身白衣,長髮用一木簪束起,腰間掛著一塊玉佩,唯獨手裡少了一把摺扇。
想到摺扇,高順眼前一亮,這是一條賺錢的路子啊!
史書記載,摺扇此時已經出現,但卻沒有流行,如果他把摺扇弄出來,那些文人墨客會不會要呢?
摺扇雖然結構簡單,製作也不難,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高順只能暫時放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很快就到了重陽節這一天,早上高順帶著小荷,向銅雀臺走去,並沒有察覺身後跟著一個人。
來到銅雀臺,此時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臺上樓宇連闕,飛閣重簷,雕樑畫棟,氣勢恢宏,人來人往,縱橫其間。
其中高臺約十丈,當年曹植、蔡文姬,都曾在此臺作賦。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高順也有些緊張,不過想想那些詩賦的知名度,他今天如果登臺,想不出名都難。
而這次詩會,是由朝廷主辦,屆時會來兩個大人物,一位是當朝太子少傅魏收,另一位是顏之推。
這兩位都是朝廷的官員,皇帝的寵臣。
魏收,字伯起,小名佛助,鉅鹿郡下曲陽縣人,南北朝時期北齊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魏少傅已年逾古稀,自然是德高望重,而顏之推年輕一點,也深受高緯寵信。
顏之推,字介,生於江陵,祖籍琅邪臨沂。天統二年,高緯因好文藝而調顏之推至京都。
顏之推聰穎機敏,博識有才辯,長於尺牘,應對迅速,大受祖珽推重,祖珽令他掌理館事,判署文書。
有兩位官員在場,這場詩會自然很有質量,南北文人匯聚於此,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有兩位。
薛道衡,字玄卿,河東郡汾陰縣人,隋朝大臣、詩人,東魏儀同三司薛孝通之子。
盧思道,字子行,小字釋奴,范陽涿縣人,北齊到隋朝大臣、著名詩人,隱士盧道亮之子。
此二人都是後來文林館的主要成員,只不過文林館此時還沒成立,二人暫時賦閒在家。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也可能會來,那就是李德林。
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天保六年進士,很受魏收重視,此時也是官身。
薛道衡與盧思道、李德林三人齊名,都是隋朝著名詩人,在文壇成就最高。
如此多的著名人物,高順雖然並不熟悉,但在這個時代,在齊國,在鄴城,絕對不可忽視。
來到入口,遞上請帖,侍衛看到蘭陵笑笑生幾個字,抬頭看了高順一眼,就讓他進去了。
也許是高順年齡太小,又或者是他的打扮異於他人,侍衛多看了他兩眼,好像想說什麼。
只可惜高順的請柬是真的,侍衛也沒有為難他的理由,高順進入銅雀臺後,隨便找了個角落等待詩會開始。
除了文人士子以外,高順還看到很多女子,這些都是大家族的女子,住在青樓之中。
沒錯,就是青樓。
此時的青樓,並不是後世的青樓,沒有程朱理學的荼毒,此時的女子地位也沒有那麼低。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