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實驗設計送過來的時候,王良才也經常用紅筆來修改。
有時候修的多,有時候修的少。
什麼時候修的多呢?
在他熟悉的領域熟悉的方向上,他確實涉足過相關專案的課題上,王良才的修改才稍微多一些。
但也不會多到這種程度。
若非楊銳的話,王良才此時或許已經要暴怒了。
是要有多強的信心,要到多熟悉的程度,楊銳才敢如此逐字逐句的修改呢?
王良才的心情漸漸的平靜下來,望著楊銳改過的字句,默默的發呆。
“從這裡開始,就要重新思考了。”楊銳的紅筆在筆記的三分之一處停了下來。
王良才的心情再次激蕩起來:“您的意思是?”
“你的想法還是不太成熟。”楊銳言簡意賅的道:“就我看來,不能說是不具備實現價值,但是,要實現也很困難。我覺得這是你一直做不出來的原因之一。”
“咦……這樣子。”突如其來的攻擊令王良才的呼吸急促。
“你把注核想的太簡單了,操作又太複雜了。”楊銳說著扯過一張白紙,道:“你此前修改的方案是可以的,但是,做到目前的話,你沒有繼續完善。”
“這個……”
“試試看,換點試劑,另外,儀器也要充分的用起來。”楊銳直接動手,寫下了一串名字。
此前沒有透露這些,是因為專案的推進不夠快。
研究員們對實驗的理解,也是分階段的。
剛開始拿一個成功的方案出來,就能成功了嗎?
如果重複實驗那麼容易的話,也就沒有期刊會拿去刊登了。
中學實驗還有學生照著步驟做都做不對的,克隆羊這樣的專案就更不用說了。
王良才到了今天,才有資格全盤接受楊銳給出的資訊。
盡管這些資訊多的王良才難以承受。
……
楊銳遺傳工程實驗室,慢慢變的安靜起來。
像是一個真正的國家級實驗室似的。
工程隊悄然完成了工作,撤離了當地。
臨時性的輔助人員離開了當地,完成了工作。
研究員的數量略有增加,保全則愈發的完善。
與普通的國家級實驗室不同的是,楊銳遺傳工程實驗室,沒有論文,沒有成果,沒有訊息……
安靜的像是座學術廢墟似的。
只有走進其中,才能聽到蟲鳴蟬叫,夜空中的風聲……
以及……
“完成了!我完成了!”狂笑聲,在實驗室這種安靜的地方,卻是一點都不突兀呢。
王良才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拿著薄薄的一頁紙,仰天長嘯:“嘰嘰嘰嘰,嘰嘰嘰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