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本味的南方人,更是一度將火鍋的湯料去掉,單純借用食材的力量。
楊銳這次卻是採用了川式火鍋的模式,請餘大廚親自調出來的湯料,味感層次豐富,不用白不用。
這樣的吃法,是不同於後世火鍋店的連鎖味覺的。
在場的多名大廚,全面的關注和管理著大鍋小料,從涮菜到湯料,再到小料的選擇,全面的給與指揮,可以說是一種動態管理。
這樣的待遇,後世的火鍋店是拿不出來的。
同樣的紅鍋裡涮出來的,自然也是不同的味道了。
這一餐,足足吃到9點多鐘,才宣佈完成。
一群瑞典人吃的智商都掉了,仍然沒有放下筷子和叉子,龐建成更是一點作用都沒起。
唯一可慮的是谷強始終沒有傳來訊息。
“重複實驗沒成功嗎?”楊銳心裡懷疑著,也沒有吭聲,反而繼續與眾人談笑風生。
如果實在做不成功,他也是沒有辦法的。
“楊銳先生,該到回去的時間了。”龐建成看看手錶,小聲提醒楊銳。
“嗯……”楊銳開始考慮要不要紮車胎了。
就在這個時間,一名學生跌跌絆絆的跑了過來。
“楊主任,出現了。”學生大聲的喊了一句。
楊銳暗自抹了一把汗,心道,總算弄出來了,省了兩個輪胎錢。
楊銳和顏悅色的問:“是重複實驗做出來了嗎?”
他說的是中文,但不用想也知道,會有翻譯給瑞典人說明的。
學生死命的搖頭,道:“谷研究員捕捉到了訊號。”
“什麼訊號?”楊銳皺眉。晶體結構捕捉什麼訊號。
“是……是三維結構的……”學生急的不知道怎麼解釋,這個過程太繁瑣也太奇葩了。
楊銳卻是呼的站了起來,赫然問:“第三階段?怎麼做到第三階段了?”
“他……谷研究員說想看一下……”學生的聲音放低了些。
很顯然,谷強並沒有依照楊銳的要求,全心全意的去做二階段的重複實驗,也許是重複實驗做太多次沒有激情了,所以同時做了些別的操作。
唯一的問題,就是谷強捕捉到的具體是什麼訊號了,如果是……
楊銳腦海翻滾,如果真的是所謂的啟用訊號的話,那可真的就要砸牆了!
“楊銳先生,三維結構是g蛋白偶聯受體的三維結構嗎?你們有這方面的研究嗎?”在場的瑞典學者已經忍不住了,他們還不知道楊銳做出了第二階段,自然奇怪他為什麼涉足第三階段。
楊銳遲疑了起來,不禁開始考慮,是否要帶這群老外進實驗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