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親眼看到的東西,總是會給予一定的加成的,若是算奇跡指數的話,加成就更高了。
不過,揭秘也有基本法,要是突然喊一聲我們有個成果出來了,那依舊只是展示。
問題的關鍵在於當場驗看。
楊銳要龐建成拖四個小時,就是因為重複實驗做一套最簡單的出來,就得到晚上九點了。
而且,這還是楊銳從昨天早上就開始準備的時間。
換言之,如果龐建成不拖到晚上九點,聰明人一算就知道了——你們難道是淩晨開始做重複實驗的?神經病嗎?
一整支學術代表團裡面,肯定是有聰明人的,尤其是非生物學的學者,他們不看你做出了什麼,就在那裡算數字,幾分鐘就能玩出一個笑柄來。
楊銳放出g蛋白偶聯受體的第二階段成果,可不是為了當笑柄的。
為此,谷強的重複實驗也得做的棒棒噠才行。
雖然有幾項關鍵限制,楊銳倒是不以為意。
要完成這幾項要求還是比較容易的,何況,本次完不成,再過幾天還能玩一茬。
楊銳這麼想著,就輕輕鬆鬆的邁著步子,來到了火鍋群中。
此時的後院,一群西裝革履的老外,正瞪著眼睛,望著紅油湯鍋傻眼中……
“各位,火鍋是中國的名菜,你們就當是在家裡吃烤肉一樣。恩,餘大廚,能吃了嗎?”楊銳打著招呼,再問旁邊的餘先堯。
餘先堯肯定的道:“都好了,下菜就能吃。”
“這樣,每人一份牛肉片先。”楊銳高喊了一聲,就見守在八口湯鍋前的大廚,唰的將一碟子牛肉涮進了火鍋裡。
大廚都是餘先堯徒弟輩的,平日裡在飯店都是做主廚的水平,煮個火鍋自然再輕松不過,只見幾個人像是商量好似的,唰唰的用筷子在紅湯裡撥弄兩下,待牛肉片散開,就喊了句“起鍋子”。
站在大廚身邊是徒孫輩的,他們看著大廚下肉的時候就開始調料碗,兩尺多長的長勺像是寶劍似的,在排成隊的調料槽裡一點,就幹淨利落的打出了足夠分量的麻醬,再在空中一高一低的用力,每個人面前的十個小碗,立即都點入了些許的麻醬。
這個時間,再見大廚下手飛快的撈出十片牛肉,快捷無論的放入面前的十隻小碗裡,再做一個請用的動作。
在旁的翻譯連忙道:“各位,可以吃了。”
一群瑞典人就像是分bbq的烤肉似的,一人端起一個碗,品嘗起來。
這種做法,自然是比一群人圍坐桌前麻煩多了,成本更高,但是,卻是很符合老外分餐制的習慣。
一人一片肉下肚,不用吩咐,各位大廚就開始下命令換調料。
不過,不同的大廚命令換的調料也是不同,這就屬於各自的習慣了。
瑞典地處寒帶,對於火鍋和辣味有著極好的適應能力。
大廚們察言觀色,很快選擇了適合不同人的不同調料,再加上瑞典人漸漸習慣了火鍋的吃法,開始自己點菜以後,就吃的更香了。
楊銳也找了個空位,讓大廚幫自己涮了幾樣菜,眯著眼吃了起來。
火鍋重在湯料,其次在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