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滿北丶京城的跑了一圈,回到家裡,卻是依舊打了雞血似的,興奮的坐不住。
他現在新搞的這間海澱區遺傳工程實驗室,本身的底子就薄,區級實驗室的撥款少的可憐,每年去掉8名編制內研究員的薪水以外,就是幾萬塊的經費而已,要用來挑戰世界級的科研專案,簡直就是開玩笑。
楊銳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找補一些資源給遺傳工程實驗室。不過,每名學者能拉到的資源是有限的,楊銳盡管可以從中牧之類的機構,得到新的資源,但總的來說,他是要貼資源給這邊的。
不過,要是能弄到一個牧場,不管大小,在京城五環附近的話,這家實驗室的底子就算是有了。
這就好像是那些老國企廠,生産都停頓了,但只要90年代沒倒閉的,進入21世紀,竟然一個個的又緩過勁來了,讓它們活過來的不是其他,正是車間底下的大片土地。
這些土地也用不著等到房地産熱潮來臨的時候變現,就是單純的牧場,對遺傳工程實驗室來說,都有不小的價值,用來給研究員們蓋福利房之類的,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不管怎麼算,大片的牧場的到來,都會將遺傳工程實驗室的強度提高,從而更快的成為國內一流的實驗室。
也只有這樣的資本,才能在克隆競爭中,有獲勝的可能——克隆熱潮,早在80年代初就開始了,英國人用了12年的時間,得到了克隆羊多利,但在此之前,參與競爭並獲得階段性勝利的實驗室,依舊是不絕於耳。
楊銳在房間裡轉著圈兒。
他原本的計劃要有所修改了。
大片的牧場,對他來說是重要的資源,對國營農場來說,同樣也是。
而且,人家憑什麼給你無償劃撥土地?
就算是有償,海澱遺傳工程實驗室也沒有資金。
所以,就像是焦場長所言,只有胚胎移植這樣的技術實現了,楊銳對遺傳工程實驗室的設想才能實現。
而要盡快實現胚胎移植……楊銳腦海裡做著計算,同時隨手扯過一張紙來,就想記錄下來,結果,卻是怎麼找也找不到筆。
“給你。”景語蘭有些好笑又有些好奇的遞了一支鋼筆給楊銳。
楊銳如獲至寶,連忙在紙上寫起了綱要。
楊銳寫的飛快,竟有落筆如有神助的感覺。
他在最近一段時間裡的思考,最近一段時間裡的學習,最近一段時間裡的資料積累,全都化作墨跡,落於紙面紙上。
一張紙迅速的被寫完了。
楊銳剛轉身要去取紙,一疊信紙就放在了自己面前。
“厚一點寫,不容易戳破紙。”景語蘭輕柔的說了一句,就拿起了楊銳寫好的一頁紙,將之小心的夾在一個資料夾內。
楊銳顧不上說話,稍微調整了一下姿勢,又拼命寫了起來。
他要將自己想好的內容,全部寫於紙面之上。
第二頁寫的更快了。
楊銳只用了幾分鐘,就將要點潦草的記在了上面,並迅速的將這頁紙翻了起來,就在下一頁快速的寫了起來。
景語蘭輕輕的走到桌子後面,用一隻手按住紙的背面,並把它仔細的抹平,小心的取了下來,再次夾了起來,並自行在下方,標註上了序號。
楊銳抬頭看了一眼,得到一個迷人的微笑,就連忙低下頭來,繼續努力起來。
景語蘭很自然的坐在一旁,看著楊銳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