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上下審視一番石崎,這位看起來少說有三十多歲了,還願意做科研狗?
在科研院校呆過的人,對科研汪的生活都有所瞭解,從好的方面來說,這是一個“磨練”年輕人的崗位,從公允的角度來講,科研汪的崗位絕對是血汗崗位,血汗工廠一天工作16個小時,但至少是機械性的工作,科研狗一天工作16個小時,還得拼命的動腦筋,君不見讀博出來的年輕人,個頂個的發際線後移?
好容易脫離科研汪崗位的人,多數都是往事不堪回首的,三十多歲的中老年選手願意繼續幹這個的,實在不多。
“你就不想自己獨立做一個科研組?”楊銳問。
石崎抬頭看他一眼,道:“我沒那麼高追求,我就是想調進城裡就行了。”
許正平咳嗽一聲:“只有單領科研組的,才有編制。”
單領科研組就有可能安排講師或者副教授的位置,這其實也要根據資歷來決定,至於科研汪,即使是任何人都能替代,也就不可能給安排到編制了。
石崎驚訝了一下,問:“那我能單領科研組嗎?”
“這要看你的研究計劃了。”
“我……繼續研究農機可以嗎?”
楊銳搖頭,問:“我們現在想找的人,優先考慮能使用這兩臺儀器的人,你來應聘,不是因為這兩臺儀器?”
“我是聽說你們的條件挺好。”石崎不好意思的笑笑。
“你看得懂英文嗎?”儀器全是國外進口的,包括說明書和按鈕自然全是英文的。
石崎愣了一下,說:“你們要會英文的?”
“英文不是必須項,但有了加分。”
石崎“哦”的一聲,垂頭道:“我不會。”
許正平停了一下,看看楊銳,再道:“你可以先回去想一下,到時候再有什麼想法,可以寄信給我們。”
這就是另一種“回去等通知”了。
石崎怏怏的離開了。
楊銳也是疲憊的嘆一口氣,道:“這位連咱們學校的研究生都比不上。”
“當然比不上了,他要是有咱們學校研究生的水平,哪裡願意打下手。”許正平呵呵的笑了兩聲,又道:“他就是想來試試水,想調到北京來。”
楊銳無奈道:“不要後面的都是這樣的。”
許正平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楊銳,道:“你知道現在辦一個北京戶口要多少錢嗎?”
“嗯?”
“等訊息傳出去了,肯定有人來,地方高校過來的,說不定水平更高。”許正平接著又道:“就是篩選的工作複雜了一點,地方高校的水平,怎麼說呢,良莠不齊。”
楊銳撇撇嘴:“北京高校的教師水平不也是良莠不齊?”
許正平嘿嘿的笑兩聲:“不齊的水平也是有區別的。”
也就是下午時間,楊銳就體會到了這種區別。
“我能增強大腦的感知力!”一位穿著解放鞋和中山裝的老年幹部,進門就震驚了楊銳。
許正平只是淡定的一笑,問:“怎麼增強?”
“你應該先問怎麼證明。”老年幹部一副你不懂科學研究的模樣,坐在楊銳對面,道:“感知力,我也叫它思維力,這是構成我們記憶,形成影象聲音的基礎,我的辦法,就能讓你的思維力提高,也就是讓你的記憶力提高,大腦中形成影象的能力提高,構成聲音的能力提高。”
楊銳眨著眼,拼命的在腦海中尋找相關的關鍵字。
一無所獲。